亚里士多德少儿乐教思想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一样重视对少年儿童的音乐教育,但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不同,亚里士多德主张“有教有类”,即主张教育主要针对城邦自由人中的少年儿童。为了有更好地音乐教育,他强调优生优育,明确教育要根据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阶段性进行。少年儿童既要学习实用性知识,也要学习非实用性知识——一音乐。音乐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起到娱乐放松的作用,还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担负着培育城邦中有德性的准公民——少年儿童的重要使命,而准公民则是城邦政制走向善的重要的潜在力量。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北京青年研究》 2016年2期
出版日期 201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