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2013.7)、EMbase(1980—2013.5)、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7期)、CBM(1990~2013.7)、CNKI(1994~2013.7)、VIP(1989~2013.7)和WanFangData(1980~2013.7),收集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芷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人5个RCT,共43452例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接受标准氯吡格雷治疗相比,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OR=0.83,95%CI(0.77,0.89),P〈0.00001]、心血管源性死亡[OR=0.86,95%CI(0.78,0.94),P=0.002]和支架内血栓形成[OR=0.61,95%CI(0.38,0.97),P=0.04]的发生率,但不降低卒中[OR=I.06,95%CI(O.88,1.26),P=0.543、颅内出血[OR=I.18,95%CI(0.81,1.71),P=0.39]和心肌梗死溶栓后大出血[OR=I.17,95%CI(0.94,1.47),P=0.16]的发生率。结论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ACS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心血管源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率,但与氯吡格雷相比,P2Y12受体抑制剂并不能改善患者卒中和颅内出血的临床结局。此外,新型血小板P2Y。:受体抑制剂显著增加了非CABG相关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高危人群的用药仍需慎重。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年7期
出版日期 2014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