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派”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一一提及上海的文化,人们立刻就会想到"海派"文化这一十分流行的说法。事实上,以"海派"文化概括上海文化的特征,并非始于今日。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上海的绘画及京剧界中即已有"海派"之说。当时,因局势动荡,一批流寓上海的画家为谋求生计,大胆冲破传统画派的束缚,以众人所好的洋楼、美女、作风俗图等作为绘画题材,并且常常在作品上自署"作于海上",遂逐渐形成"海上画派",并被人们称为"海派画家"。由于他们的绘画题材与传统画派所钟爱的山水人物花卉动物等格格不入,且以卖字鬻画为生,因而他们的画风很快遭到当时江浙士人的贬斥。尽管如此,由于"海派"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1999年1期
出版日期 1999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