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字古义发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古汉语中“难”字除了祸难、诘责等常义以外,还有两项古义,中古以后鲜为人用,近现代辞书失败,今人往往不予深究,或以今律古,不但影响了释义的准确,也影响到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认识。《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某君,我戮之不祥。”王力《古代汉语》注:“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难事。”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承此而来,明朗化为:“难:用作动词,‘把……看作难事’的意思。”把“难”理解为意动用法。《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应正为“阳”),公四望其地,喟然叹,泣数行而下,曰:‘寡人将去此堂堂之国而死乎!’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曰:‘臣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南开大学中文系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古汉语研究》 1991年1期
出版日期 1991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