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新时代校长的“加法”管理艺术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5
/ 3

“双减”背景下新时代校长的“加法”管理艺术初探

朱青松

浙江金华永康市明珠学校321300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新时代校长的管理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挑战性。新时代学校校长更要做好“加法”,加强学校管理,从各方面提高学校管理艺术,本文主要论述了环境育人的“加法”艺术和打造校长个人魅力方面,即从社会环境、思维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阐述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真谛。

关键词:双减;新时代校长;“加法”管理艺术

引言: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党的20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党之大计,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总书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德在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当中的重要引领作用。而作为新时代校长,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做好“加法”,提升学校管理艺术,树立立德树人观念,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值得探讨的话题。

响应党中央号召,落实“双减”任务,对于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意味着学校管理也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进入深水区,要更加契合时代新发展的规律和节奏。校长要带领校领导班子多做“加法”,才能平衡教育发展的新需要,才能让学校管理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双减”背景下的新时代校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加法”,提升学校管理艺术。

创造育人大环境,让每一块石头每一根小草都会说话给学校校园管理加块屏

创造育人环境,亮屏学校管理艺术。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育人体现在时时处处,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的时候,要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真正让学校成为立德树人的教育环境。

然而,实现环境育人,首先要明确环境的概念与范畴,学校育人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对学校师生的影响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催化,可谓之大气候;而内部环境则是校园文化环境、师生思维环境的润染,可谓之小气象。我们校长的学校管理艺术,就是要以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形成的小气象,去推动社会环境的大气候,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润染作用,形成涟漪效应。

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给校园环境擎起一盏长明灯。既然立德树人,让学生做大写的中国人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标尺,那么我们校长就有义务在学校点亮一盏长明灯,让师生在教育蓝海中扬帆远航,乘风破浪。首先确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团的领导思想作为指路明灯,对广大师生进行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引领。以我校为例:我校定期开展党课、团课的同时,还会以电子大屏幕游动字幕标语,切合具体的时间和场景,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引导渗透,潜移默化,如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宣传橱窗的百炼成钢的红色基因教育;图书室阅览室格言的为学做人教育;食堂餐厅里的勤俭劳动教育;教学楼标语条幅的激励教育等,无时无处不在对广大师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领感召,在他们的心中点燃一盏明亮的灯,以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体格健硕、成才健为的新时代建设者和继承者。这种长期铸炼精魂的教育,对于人的终生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其次,在学校校园展示师生风采,树立榜样形象,开展理想教育,也是在师生心中点亮明灯的有效方法。

第二,让每根草木会说话。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长久甚至是永恒的,它铭刻在人们身上的那种印痕,清晰而有力。首先,在校园里的雕塑、假山、石刻、池塘、展示牌、宣传橱窗,甚至每一棵风景树,每一棵花草,都浸润文化信息。我们学校连教学楼的每一级台阶都镌刻着古代先贤的名言警句、优美诗文,时时让他们闪耀着的智慧光芒,照耀到师生们的心灵空间。每一个教室门门上都张贴着班级名牌,展示着班级的艺术名号、班主任风采靓照、班主任教育格言、班集体照片以及班级奋斗目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无限神圣感、自豪感。每一个办公室也都有老师的姓名、标牌、任职情况、联系电话,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主人公的归属感、责任感。这一环节契合的教育原则是化静为动。学校环境看起来是静态的,但是,只要管理者独具慧眼、独运匠心,就可以化静为动,让每一棵草木成为一篇生动的教育诗章。契合原则之二是化视为思。不仅要让广大师生看到,那只是一个平面的世界,而且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思考力,让他们对校园里的一切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并且形成思考的结晶。如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文化承载的责任与力量,先贤伟人思想光辉的迸溅、闪射,礼仪交往等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甚至宇宙星空的科学探索等。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一定不是只会教书的工具,只会学习的“书橱”,而是人格丰满、精神丰富的新时代的教育者和学习者。

第三,让书香萦绕学苑人。切实美化校园环境,做好文化校园“加法”,打造书香学校,这一点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所没有文化建设的校园也是没有生机的校园。打造学校富有文化韵味的育人环境,让书香萦绕学苑人,这是环境育人的灵魂,也是学校管理中校长“加法”艺术的智慧体现。我们学校开辟了专门场所,建设了自己的校史馆,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学校发展的校史沿革、办学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先进的校园人物、办学理念、先进教育教学体系等,并每年利用校史教育对广大师生进行文化熏陶,增强广大师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幸福感。当然,铸魂文化还体现在我校的班级文化活动主题上,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每学期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竞赛,抓住一切时机对师生进行文化熏陶。我校每年都作为永康市高考考场,我们学校悬挂的长幅对联多次被市委领导、教育局领导高度赞誉。2019年高考联:“明珠楼上,纸承万丈雄心,聚得天地人千般祥瑞;飞凤山前,笔涌三春翰墨,书尽语数外百种风流。”2022年高考联:“数算理析,任由难易,题题手下玲珑棋,起落有道;文搭词配,无论简繁,个个心中逍遥字,纵横成章。”文化韵味十足,甚至契合了当年高考作文话题,对于学校育人织就一挂致密的网,让所有的师生乘文化之荫庇,奔人生之前程。

环境育人当中的“加法”,还有给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多元文化擂台,走出校园寻找浙江文化之根(如陈亮、胡公文化溯源,永康民居探幽),节日典礼育人,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育人等诸多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都会为学校的管理和育人助力加油,增光添彩。

二、树立终生学习观念,给校长自身发展“加块钢”

俗话说:“打铁还得本身硬。”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座好学校。”每一位校长都有责任有义务把自身打造成一块好钢。那么,如何让校长自身增加“钢性”和“韧性”,能经得起时代熔炉的冶炼和教育使命铁锤的锻打,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加法”,此中奥秘确实值得探讨。

首先,校长的管理思想要经过烈焰蒸腾的考验,然后在现实中淬火冷却,才能真正把自己锻造成一块好钢。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对于每一位校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发出了新的挑战,校长们必须踩准时代的鼓点,脚步紧,站位稳,视野宽,对于党和政府对于学校教育管理指明的新方向,提出的新要求,发布的新任务要及时领会,了然于胸,吃透弄懂,并且固化笃定地落实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去,永不变形走样,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党性,真正做到一身正气,坚硬如钢。

其次,新时代背景下,每一位校长都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与发展,让自己成为个人魅力光芒四射的人。试想,网络时代下的现实社会,谁愿意追随一个毫无光环一潭死水的校长。当然,打造个人魅力,不只是外在形象的修饰,更是内心品格的升华。因此,每一位校长都要利用自身优势打造自我品牌,聚焦个人魅力光环,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成为自己的“铁粉”。因此,校长应该在顶层设计和办学思路上表现出超前的思想和与众不同的创造性;在凝聚广大教职员工方面,要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他们。当然,每一个优秀的校长都会调动中层领导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让整个学校的管理充满活力,也以校长为榜样,树立公仆意识,对于广大师生施以人文关怀,真正让老师和学生对于校长从内心里折服,即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忠于人品。

最后,每一位新时代的校长都要讲好自己和学校的品牌故事。每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有品牌故事和企业文化的,而一座现代化学校的校长,更要善于讲解学校品牌故事和自己打造品牌的美丽传说,营造有关学校和校长的文化内核。例如,我们学校的“六善文化”、“飞凤传奇”“明珠精神”,再加上校长自身演绎的儒雅故事,除了广大师生耳熟能详,周边学校和百姓口中也广为流传,真正让我们学校成为名校,成为教育界璀璨的教育明珠。

当然,校长自身加钢是内在因素,环境育人是外在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加法”做得好,其余方面都会水到渠成,校长的学校管理工作也会游刃有余。

三、明确学校管理观念,加强学校管理艺术的内涵,给学校管理“加首诗”

学校管理如同一首优美的诗,既有严谨的结构,又有丰富的内涵。要让这首诗动人心弦,首先要明确学校管理观念,加强学校管理艺术的内涵。以下几点是给学校管理“加首诗”的关键。

(一)以德育人

以德育人是我国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理念。德,是指道德品质,它包括了对人的尊重、公正无私、诚实守信等品质。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以此来影响和感染师生,使他们心生敬意,从而自觉地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学校的和谐秩序。

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从而在内心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如孟子所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德育人,才能使学校管理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和认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最后,以德育人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优势。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举措,将德育工作进行到底,为培养有道德、有才华、有担当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它强调学校管理应当以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尊重并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为师生创造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理念中,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和发挥师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校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首先,以人为本要求学校管理关注师生的需求。这意味着学校要关注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以确保他们在学校的生活中获得充分的满足。为此,学校应定期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学校还应注重提高师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其次,以人为本强调尊重师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师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学校管理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服务。这意味着学校要关注每位师生的成长,制定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案,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师生敢于展示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每位师生都能在学校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加强常规管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融入创造性思维,给学校日常管理加点新”

(一)制度创新

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引擎。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领导者,肩负着对学校制度创新的重任。我们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应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这样的创新要注重人性化、合理化、高效化,使得学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序。

首先,人性化的制度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在学校管理制度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教职员工的权益和需求,让每位员工都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人性化的管理体制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合理化的制度创新也是关键所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合理分配权力与责任,确保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提高管理效率。合理化的制度创新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高效开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再者,高效化的制度创新同样不可或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学、科研、行政等信息的共享与传递,方便师生沟通交流;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评估与优化,确保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最后,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制度建设,让每位员工都能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校长应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为学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出谋划策。

(二)课程创新

课程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校长而言,关注国家课程改革动态、结合学校特色和师生需求,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是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在课程创新过程中,校长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紧跟国家课程改革步伐:作为教育领导者,校长要关注国家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深入研究国家课程标准,把握教育发展趋势。这样,学校才能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2.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背景,校长应充分挖掘学校特色资源,结合学校传统和师生需求,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这样既能体现学校的教育个性,又能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在课程创新过程中,校长要倡导跨学科合作,促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这样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校长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课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三)教学方法创新

校长要引导教师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方法,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创新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评价体系创新

校长要推动建立多元化、全过程、个性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同时,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

结论

教育部制定印发《中小学德育管理指南实施途径和要素》中提出的六育人的概念。即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分别侧重育其知、育其能、育其行、育其心、育其根、育其和。而新时代的校长更要心系育人铃,长鸣不自息,恪守教育准则,在“双减”新时代的背景下,做好“加法”,提升学校管理艺术,让每一位教职员工与学生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任玉芳.“双减”背景下新时代校长的素质要求与发展策略. 教育探索, 2022(12), 184-186.

[2] 刘坤. “双减”政策下新时代校长的培养路径探析. 教育教学论坛, 2022(16), 137-138.

[3] 胡明.新时代校长的“加法”管理艺术研究. 教育现代化, 2021(6), 80-82.

[4] 李华. “双减”背景下新时代校长的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当代教育管理, 2022(3),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