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口腔免疫法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初乳口腔免疫法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侯海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目的:探究初乳口腔免疫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80例新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接受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早产儿接受初乳口腔免疫法进行护理。两组早产儿完成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胃肠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初乳口腔免疫法能够让新生儿更加茁壮成长,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乳口腔免疫法;早产儿;效果

早产儿[1],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早产儿在出生后由于脏器功能发育不全,导致身体情况发育不良、体重偏低,而且对于营养的吸收程度也远远低于正常新生儿。由于胃肠道发育并不成熟,患儿在出生后无法进行正常的母乳喂养,常表现为对母乳不耐受的情况。如果长期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将会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和免疫能力降低。基于此,临床上往往采用护理干预为患儿供给营养物质。相关研究显示,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能够护理患儿改善胃肠道功能,提升免疫能力。为进一步探究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开展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和分析做如下报告。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80例新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纳入标准:①出生时间<24h;②全程在我院接受护理;③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符合关于新生早产儿的相关诊断标准(胎龄<37周,且身体质量<2500g);⑤正常分泌母乳。排除标准:①患儿无法采取经口喂养的方法;②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③产妇出现严重身体损伤,肝肾功能不全。依照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中涉及人体对象医学研究的道德原则,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早产儿在入院后录入信息,进行编号。通过奇偶性算法将80例早产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早产儿40例,胎龄28-36周,体重1.5-2.2kg;观察组早产儿40例,胎龄28周-35周,体重1.5-2.2kg。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等基础资料上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科室组建早产儿护理研究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负责统筹项目,跟进研究进展;主讲护士1名,由具有资深护理经验人员担任,负责理论讲解和指导实操;组员7名,负责两组早产儿的具体护理实施。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其主要内容为:①指导产妇及时补充营养,调整饮食结构;②在确认产妇身体状态平稳后,指导产妇调整为鸟巢法或袋鼠法的坐姿,提高母亲和孩子的舒适度;③在母乳喂养前,适当给予早产儿微量牛奶,以2-3g/kg为宜。连续喂养7d。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初乳口腔免疫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过程为:①护理人员对手部进行消毒,使用无菌设备将初乳吸出;②仔细清理早产儿的呼吸道,进行低负压处理;③使用注射器抽取0.2ml母乳,常温静置5min,将母乳顺着早产儿一侧嘴角送入,每隔三小时一次,每次3min,连续喂养7d。当早产儿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呕吐等症状,立即停止喂养。同时对早产儿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

1.2.3质量控制  ①为避免医护经验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对照组和观察组早产儿的护理人员完全一致;②两组早产儿处于相同的护理环境,享受相同的医疗资源。

1.3观察指标

1.3.1 一周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两组早产儿分别接受护理后,观察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观察指标为:头围、体质量、身长增长速率。

1.3.2胃肠功能情况  接受护理的一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胃肠功能情况,观察指标主要为: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频率、胎便转黄时间、进奶量增加幅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分析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例数和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早产儿一周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观察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一周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组别

例数

头围增长速率

(cm/周)

体质量增长速率

(g/周)

身长增长速率

(cm/周)

对照组

40

0.72±0.08

8.05±0.64

   0.51 ±0.04

观察组

  40

1.08±0.13

12.30 ±0.68

   0.68 ±0.06

t

2.135

1.147

1.058

P

<0.05

<0.05

<0.05

2.2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胃肠功能相关指标

组别

例数

首次排便时间

(h)

排便频率

(次/d)

胎便转黄时间

(d)

进奶量增加幅度(ml/h)

对照组

40

10.63±0.69

2.12±1.18

3.62±0.33

2.69±0.42

观察组

40

8.32±0.54

2.21±1.09

2.17±0.24

5.37±0.51

t

2.358

3.014

1.059

3.096

P

0.007

0.572

0.019

0.003

3.讨论

由于早产儿胎龄较短,导致全身脏器功能发育不全、免疫能力低下,这也会使得早产儿前期的生存环境变得极为艰难[2]。且早产儿前期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对于母乳中所含的营养无法做到较好的吸收,后续的发育阶段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基于上述情况,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具有积极意义。传统的护理方式主要为渐进式,先给予早产儿微量牛奶,增加其耐受程度,再逐渐过渡到母乳喂养。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早产儿脱离险境,但对于后续的生长发育仍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有相关文献指出,对于早产儿的护理,可采用初乳口腔免疫法,该方法全程喂养母乳,通过口腔平滑肌吸收的途径,让早产儿获得更多的营养元素和蛋白质,促进了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为此,我院开展了有关初乳口腔免疫法对早产儿进行干预的护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除排便频率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潘慧[3]等人的研究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初乳口腔免疫法在早产儿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帮助早产儿快速生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婷,赵丽金,王珂 . 早产儿喂养方式对其短期营养状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J]. 护士进修杂志, 2021,36(21):1979-1982.

[2]蔡娟,张珏,马晓伟 . 早产儿初乳口腔干预的文献资料汇总分析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0):3090-3093.

[3]潘慧,李慧珠,陈筱青,等 . 初乳口腔免疫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5):89-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