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陈婉明

南安市后房小学 福建 南安 3623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中引入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等。自主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有着积极影响。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并通过教师引导与合作交流来提升小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实现其高效课堂目标,进而推动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最终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实践策略

引言:小学数学是一门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强调逻辑思维方式运用于实际生活场景之中的学科,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时,应充分注重对于知识体系进行建构,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数学知识内涵以及解题方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性思考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方面,更要重视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主探究式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说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学校整体水平的进步,也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实际应用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联系生活的理论认为,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和技能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而有意义。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联系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引入真实的生活例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和应用的形式。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和思考,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一个具有数学元素的生活情境。通过让学生在游戏或角色扮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数学运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实际运用。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周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例如教室、校园或家庭中的物体,比如书桌、围墙、花坛等,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物体的周围有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周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和计算这些物体的周长,以便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周长的概念进行解决。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教室的周长是多少?校园的篮球场周长是多少?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来回答这些问题,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数学的奥秘

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数学的奥秘。教师可以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教师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资源可以是数学实物、教具、图表、模型或计算工具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通过合作探究来促进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分享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交流和合作,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合作学习的任务或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发现数学的奥秘。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乘除法”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乘除法的概念和相关性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情境引入乘除法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5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10元,那么他需要支付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乘法的需求和意识。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乘除法探究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情境,如购买水果、分发糖果等,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发现乘除法的应用和性质。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问题分析、计算和解决,从中发现数学的奥秘。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探索乘除法的特点和规律。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分组等,让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并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数学的奥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创造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条件,重视思维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适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条件,以及重视思维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其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首先,为了创造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条件,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这包括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材料和工具,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逻辑推理和推断,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其次,教师应该重视思维训练,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思维训练机会。这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解题竞赛等方式来实现。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任务,包括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模式识别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思维中的问题和错误,并指导他们修正和改进,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活动可以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进一步锻炼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成绩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科学而有意义的知识传授,从而激发学生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小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研究课题《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NG1451-164

参考文献:

[1]马晓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读写算,2021(27):75-76.

[2]谭雁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读写算,2021(2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