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诊断新技术—超声内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1

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比如胃炎、结肠炎、胃食管反流、胰腺炎、胃溃疡等,都是目前发病风险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减弱患者的食欲,降低其生活质量。若耽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可能引起癌症。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治疗,把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消化内镜进行诊断,特别是超声内镜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误诊率、错诊率、漏诊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是一种新颖的消化道检查技术,集合了超声、内镜二者的优势,在内镜顶端装置微型的高频探头,进入人体之后,能够直接在内镜的引导之下,全方面观察了解消化道黏膜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同时,在内镜指导下,还可以利用微型高频超声探头进行实时扫描,观察消化道解剖结构,明确组织学特征,了解周围组织脏器的变化,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奠定了基础。

二、超声内镜种类

超声内镜有多种,根据扫描检查方式不同分为扇形超声内镜、线阵式超声内镜。如果根据应用范围,主要有超声结肠镜、超声胃镜、超声食管镜、超声十二指肠镜等。若根据超声探头运动方式,主要包括机械旋转式超声内镜、电子触发式超声内镜。

三、超声内镜适应症

根据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特点,超声内镜扫描检查能够进一步明确消化道组织学特征,确定消化道壁中的病灶生长层次,其中任一一层结构发生异常改变,或结构层次中断,都可以准确判断出病灶浸润范围、深度。胃粘膜下肿瘤、食管黏膜下肿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都能够通过超声内镜技术给予准确诊断,还可以通过病灶直径大小、病灶起源层次、回声强弱程度等特点,鉴别病灶良、恶性。除此之外,对于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实施超声内镜观察,可以准确辨别是否为壁外病变压迫所致,还是黏膜下肿瘤压迫所致。

术前分期评估中,超声内镜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够准确诊断早期胃癌、早期胰腺炎、早期食管癌等,从而确定最佳手术切除时机。进展期癌症通过超声内镜检查技术,可以提高术前TNM分期准确率,为临床制定可靠的手术方案提供指导。相比于腹部CT,超声内镜诊断壁外淋巴结肿大、病灶浸润程度的可靠性、准确性更高。

超声内镜进入人体后,可与胃肠壁紧贴,清晰显示出胆道结构、胆管长度、胆囊以及胰腺组织等。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微小胰腺肿瘤等早期诊断方面,超声内镜检查技术的作用不可替代。若通过超声内镜观察,确定了病灶浸润周围脏器、大血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开腹探查,减轻对机体的损害。

早期胰腺炎的诊断困难,尤其是慢性胰腺炎,目前尚无诊断金标准。而超声内镜检查技术可以清晰观察胰管的细微变化、胰腺实质结构,比如胰管有无扩张、高回声、囊性改变、胰管结石、小叶样等征象,为临床准确诊断慢性胰腺炎提供了新途径。

除上述之外,超声内镜可以判断栓塞疗效、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明确纵膈病变等。

四、超声内镜禁忌症

相比于一般内镜检查技术,超声内镜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禁忌症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疑似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过多而休克、心肺病变而不耐受超声内镜检查者、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性胃炎、急性食管炎、胸腹主动脉瘤、智力残缺或精神病史而难以有效配合者。相对禁忌症主要包括血压波动幅度较大、血压控制欠佳、心肺功能严重障碍、脊柱严重变形、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异常、食管静脉曲张严重者、巨大食管憩室者。

五、注意事项

超声内镜检查技术应用过程中,其安全性较高,通常不会出现相对严重的并发症。结束检查之后,与普通内镜一样,不需要行特别处理,只要求患者禁止饮食饮水2h即可,2h之后不能饮酒、饮料、饮咖啡、饮浓茶,必须戒烟,以免损害消化系统黏膜;不能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以清淡的流食为主,可以多摄入绿色果蔬;同时还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发烧感冒,尽可能的卧床静养;超声内镜检查结束后,三天内不宜过度运动,因为运动过度不利于炎症消退。特别是超声内镜下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患者,必须卧床休息。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愉悦的身心,有利于身体康复;日常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做事量力而行。

作为消化内镜诊断的一项新技术,超声内镜的应用价值得到了临床认可,逐渐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不错选择,了解掌握超声内镜的优势、特点,并灵活运用,能够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促使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