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7
/ 2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韩,娜

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货运中心  河北 0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技能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高技能人才有其自身特有的内涵结构和成长规律,培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跨界的系统工程,要求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利益主体多元协同配合。当前我国培育高技能人才过程中存在培养管理体系不合理,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职前学校教育定位模糊,基础作用发挥不力;企业培训内生动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关键词: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引言

在当前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需要适应转型期的发展趋势。目前,企业引进人才主要依靠高校的人才输送,每年数以千万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为企业供给充足的人才。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优势,目的是助力企业的商业化发展。

1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

技能人才所具备的技能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技能人才主要从事纯粹的体力劳动,对劳动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最低,完成工作主要依赖劳动者的身体素质。这种类型的技术技能水平的高低跟学校职业教育或企业社会培训关联度不高。第二层次的技能是介于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之间的技能类型,相对于第一层次的技能劳动者,这种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更高,能力更强。但相较于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这一层次的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专业性和岗位特有性不强,这一层次的技能获取主要通过各级职业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短期培训,但是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很难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第三层次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技能,这种类型的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相对于第一二层次的技能人才来说是最高的,具有更高的岗位专用性和独有的专业化特征,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需要在掌握相关职前技能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岗位生产实践的历练和技能经验的积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过程要贯穿多种层次和多种类型的教育或培训,其第一个阶段是外部技能的形成过程,主要依托各级职业技术学校获得。第二个阶段是内部技能的形成过程,主要依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不断掌握核心技能、积累经验,从“新手”成长为“专家”。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在企业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实践以及参加企业或社会培训这三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共同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

2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其主要通过统筹社会资源、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监督评价多方工作等方式统筹、主导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面工作。我国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的职前培育、职后培训、职业资格标准的认定和职业证书考核各个时间段的工作各自由教育管理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分头负责。“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各个部门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自为政,无法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是导致高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鉴定方面,政府融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三重身份为一体,造成了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和职业资格的鉴定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企业认为职业资格培训效果一般,57%的企业不会报销职工考证所花费用。近年来,上到国家下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措施大都只在宏观层面上倡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对如何操作的配套实施细则非常稀少,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法规执行不力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如很多地方政府虽然对企业培育高技能人才有信贷和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很多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真正落实到位的较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积极性。

3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策略

3.1注重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质变

以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为目标,构建全过程的政府补贴支持体系。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树立典型,推崇工匠人物,弘扬工匠精神,让技能人才受到关注和尊重,通过各种主题活动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与业务能力,进而强化身为“技能人”的认同感。另一方面,突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主体地位,实行“导师制”,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实现以点带面,覆盖企业的全部技能从业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制”,打破论资排辈的限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绩效考核为重点、注重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人才评价体系标准,完善高技能人才发展路径和人才评价体系,着力拓展技能人才晋升渠道,如搭建技能交流平台,举办技能大赛,有效拓宽高技能人才的晋升渠道,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积累经验。

3.2践行“政行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由政府牵头,行业联合,职校培养,企业实践等多方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政策的出台是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决策,也是对企业的指引和帮助,产业链的升级与转型是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职校培养能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扩充人才队伍的梯度,加强校企合作,成立学院产业研究院,搭建校地、校企对接交流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可落实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培养模式。企业和行业的结合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方面的需求,在内部组织有关的技能培训活动,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重点岗位的培训、专业培训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模式,让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3.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培养机制,增强企业的主阵地地位

企业组织是高技能人才职后阶段的主要使用者和培养主体,必须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培养高技能人才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转变“轻能力、重学历”的传统用人观念,形成高技能人才创造美好未来的价值导向,改变“挖墙脚”和“搭便车”错误思想,自觉培育高端技能人才,强化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形成良好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秩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基础设施,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采用多种方式定期开展培训以提升其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更多一线初、中级员工愿意和能够向高技能人才转变。有能力的企业定期选拔企业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青年技能人才走出企业,经常参加国内外高技能人才的学习交流活动、各种技能竞赛,激发员工提升技能的热情。有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充分挖掘企业自身高技能人才较丰富的优势,建立企业大学和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或培训室,多形式鼓励这些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技能人才,促进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和高技能人才双方实现“共赢”。

4 结语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快速升级优化,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数量日益壮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

参考文献

[1]陈小娟.产业升级视域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1,41(3):37.

[2]程锦祥.高技能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54.

[3]鲁武霞.职业教育的阶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