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7
/ 2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分析

努尔麦麦提·麦麦提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医学科   844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3月-2022年3月时间段内我院接收冠心病患者112例,以病理学检查作为本次研究的标准进行心脏B超诊断,分析诊断效果。结果: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性与病理学检查差异较小(P>0.05)。结论: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效果良好,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脏B超;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又被称作缺血性心肌病,在心内科比较常见,多指患者的身体当中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者是狭窄所导致出现的一系列机能障碍以及心肌器质性病变。导致患者发生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般认为与患者个人生活习惯、肥胖、基础疾病等存在密切关系。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指患者的冠脉供血心肌运动度降低或者不协调,主要致病因素为心肌缺血,这也是临床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脏病的标准[1]。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方式,先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脏B超诊断,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2021年3月-2022年3月,研究冠心病患者112例,统计一般资料:年龄范围41~64岁,均值(50.01±1.34)岁,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57例。本次研究入选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均确诊冠心病,冠状动脉至少有一支狭窄程度等于或者大于50%;排除年龄超过65岁且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者、意识不清晰或深度昏迷患者、身体各项脏器以及机能缺失患者、严重肿瘤患者。

1.2方法

心脏B超检查:检查之前指导患者保持静息状态,检查姿势为左侧卧位,根据血液供给关系划分左心室节壁,然后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展开诊断,应用16节段分析法分别诊断患者的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脏切面、胸骨胖二尖瓣口、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检查是否发生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情况,主要指标包括心室壁瘤、消失矛盾、运动减弱。若患者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则检查需应用特殊手段,冻结患者B超图像,观察和计算局部室壁运动情况,诊断左心容量的方法为辛普森检测法,对二尖瓣口射血分数、血流频谱参数进行计算结合患者治疗情况监测超声心动图与心肌结果。

1.3观察指标

采用16节段室壁运动分析法评判心脏B超诊断结果,分析心脏B超检查常用指标及结果。

计算心脏B超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性。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检测指标

常用指标包括:左房横径、右房横径。患者的主动脉内径小于26mm、根部内径范围20~37mm;左室壁的厚度范围6~11mm,间隔范围6~11mm;左心房的内径范围19~40mm,缩末径范围25~35mm,舒末径范围35~55mm;右心室流出道范围20~30mm,内径范围20~22mm。

2.2结果分析

经过诊断后发现,本次研究入选112例患者经B超诊断后110例患者确诊冠心病,计算灵敏度等于84.82%、准确性等于98.21%、特异性等于91.24%。其中共有20例患者主肺动脉内径>26mm,33例患者左心房内径>40mm,20例患者左心室舒末径>55mm,18例患者右心室流出道>30mm,19例患者左心房与右心房的内径均超出了正常范围。对比病理学诊断结果得出,共有2例患者未确诊。

1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

检查方式

例数

准确性

病理学诊断

112

112(100.00)

心脏B超

112

110(98.21)

X2

2.018

P

0.155

  1. 讨论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因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内膜表面不断堆积粥样化血液脂质出现白色斑块,患病后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合并症,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临床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方式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时确诊、及时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随着近些年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该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是该疾病无法彻底治愈,所以临床主要治疗目的为控制疾病发展。事实上,冠心病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区别于健康人群。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比较多,常见病史诊断、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B超、CT等,其中心脏B超检测具有无创、无痛、便捷等优势,更加适合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且此种方式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十分有利[2]。不仅如此,在进行诊断期间彩色超声仪器会发出特殊物理性质的声波,准确对患者心脏综合情况进行反应,还可诊断患者心脏生理功能变化危险、尖瓣反流、假性室壁瘤、左室室壁瘤等。通常情况下,心肌梗死特征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所以当左心室壁检测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时候就可以推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

[3]。经过本次研究可知,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效果理想(P>0.05)。但是需要注意,心脏B超检查虽然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在检测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常见为穿透力弱,对于肺部等含有气性的器官无法或者难以达到相应的深度,检测效果较差,而在检查颅脑方面也不及CT、X线等。心脏B超灵敏度较高,但是在检测期间受到多次重复反射和环境干扰容易发生假反射情况,具有一定的误诊率。

综上所述,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十分理想,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少博.分析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0):3448-3449.

[2]张永辉.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2020,44(03):2-4.

[3]武珊.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