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雷明芬

阆中市人民医院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 目的 分析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吞咽患者中,通过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其吞咽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预判性护理;常规护理;吞咽障碍

脑卒中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以中老年人群居多。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造成一系列功能障碍,其中常见的一种功能障碍为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还会造成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气道阻塞等。这种情况下,将对患者的预后造成极大的影响[2]。因此临床认为,在发生了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中,还应当采取许多措施,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改善。本研究主要就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的实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胃出血进行分析,随机分2组,患者资料见表1。两组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一般资料n)(±s)

组别

研究时间

例数

男(例)

女(例)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观察组

2020年1月~2020年12月

50

27(54.00)

23(46.00)

23~67

41.82±16.74

对照组

50

29(58.00)

21(42.00)

25~65

41.76±16.82

纳入标准

(1)于我院确诊为脑卒中并伴随吞咽障碍者;(2)患者自愿签署知情书

排除标准

(1)机体中合并恶性肿瘤疾病;(2)存在治疗相关禁忌症;(3)存在精神障碍,无法进行良好沟通交流;(4)研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常规的鼻胃管法营养支持。每日对患者的胃管置管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定期清洁消毒,并且进行常规的基础吞咽功能训练。

观察组实施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患者住院后,核对患者信息,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患者处于清醒的状态下时,护理人员则需为患者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治疗方式开展目的及方式的讲解,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为患者体位进行调整,使之保持半坐卧位或侧卧位。将痰液排出干净后,将眼镜或活动义齿取下,将治疗巾铺放于患者的下颌部,并对其口腔清洁。对灌食器、营养管等物品进行检查。沿着患者的嘴巴一角将营养管缓慢插入。在插入营养管的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吞咽,插入到食道部位。但若是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护理人员则应当将患者的头部位置托起,将下颌与胸骨柄处靠近之后,再进行插管处理。在营养管插管期间,应当观察患者的情况若是出现了发绀、呼吸困难、呛咳等反应时,则应当将营养管立即拔出,若是患者情况正常则代表置管成功。通过胃管每日为患者进行三次的流质饮食的注入,共计300毫升。在流质饮食的注入后,使患者保持20分钟左右的半坐卧位。预判性护理:开展洼田饮水实验,根据实验的结果为患者提供对应的护理措施若患者实验结果为2~3级,则代表其吞咽功能障碍为轻度,则为患者开展常规的摄食吞咽训练即可。若患者试验结果处于4~5级则表示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吞咽障碍情况,则应当为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同时,开展深度吞咽训练。在训练期间,应当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并且对其排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3观察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情况。(2)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n,±s),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情况

观察组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n,±s)

分组

例数

血红蛋白(g/L)

总蛋白(g/L)

血浆白蛋白(g/L)

观察组

50

138.65±18.96

61.52±15.94

36.35±1.28

对照组

50

121.46±15.72

53.26±17.85

30.72±2.25

t

-

4.935

2.441

15.379

p

-

0.000

0.017

0.000

2.2 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

观察组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对比(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50

24(48.00)

23(46.00)

3(6.00)

47(94.00)

对照组

50

20(40.00)

18(36.00)

12(24.00)

38(76.00)

-

0.649

1.034

6.353

6.353

p

-

0.420

0.309

0.012

0.012

3 讨论

脑卒中疾病发生后,易发生功能障碍的情况,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吞咽障碍。吞咽障碍的发生会造成患者无法将食物顺利、安全地咽入胃中,从而会对机体的营养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机体中出现水分缺乏、营养缺乏等情况[3]

基于这种情况,临床提出了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的干预方案。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能够避免鼻胃管的持续留置给患者造成损伤及带来不适,还能取得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作用。预判性护理的实施,能够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判定,能够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综上,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中,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结合预判性护理能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雅,霍娟娟,刘丽爽,等. 团队式延续性护理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21,43(17):2709-2712.

[2] 王丽娟,韩辉,徐鹏斐,等. 吞咽障碍康复路径式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34):2650-2655.

[3] 张奕玲,汪锐,秦莲花,等.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2,17(2):2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