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膀胱功能锻炼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膀胱功能锻炼的影响

李海玲,张竹青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采取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对膀胱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患者共有6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2021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等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采取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效果, 能够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

关键词】多学科合作护理;全子宫切除术;膀胱功能锻炼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手术切除的范围广,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了严重创伤,在手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膀胱功能障碍。全子宫切除术在围术期内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但是以往主要采取单一护理措施,护理服务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导致膀胱功能恢复缓慢[1]。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多学科合作模式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通过不同科室共同协作,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取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展开分析,将参与研究的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样本量相同的2组,即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观察组:年龄范围在35-63岁,平均(48.62±4.71)岁;疾病类型: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分别为3例、10例、17例。对照组:年龄范围在36-62岁,平均(48.51±4.62)岁;疾病类型: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分别为2例、9例、19例。两组基线资料作比无明显差异(P>0.05),适合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工作由责任护士负责,在拔除导尿管前3天开始夹管,定期为患者放尿,以4小时1次为宜,以此来锻炼患者的膀胱功能,在尿管拔出后,需要对患者的残余尿量进行测量,若其数值超过100ml,则需要再次留置导尿管;做好患者的会阴清洁,每天进行擦拭2次等基础护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组间多学科合作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了护士长、妇科主任、经验丰富的妇科护士、康复医生、心理咨询师、保健师、治疗师、神经内科和泌尿外科医生,上述小组成员除妇科护士为4名以外,其余均是1名。小组组长由妇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监督小组的工作开展情况,并组织组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掌握对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2)多学科合作干预方法。将不同科室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有机整合,多学科干预的所有工作实施则是由专项护士完成。①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专项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心理方案。向患者详细说明全子宫切除术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对身体功能的影响,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治疗,做好对应的心理准备。组织患者定期参与病友交流会,为患者提供交流平台,相互探讨治疗心得,并发放膀胱功能康复的健康手册。②泌尿外科干预:专项护理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饮水指导,在每日早晨起床至下午18:00这一时间段内,每间隔2小时需要保证饮水达到200ml,应当在30分钟内缓慢饮入,切忌不可一次性大量饮水,在18:00-20:00的时间段内,尽量减少饮水,而在此之后即禁止饮水,患者的饮水量可根据饮水习惯和尿量进行合理调整。③妇科干预:在导尿管留置期间,专项护士需要加强会阴护理,做好清洁工作,每日擦拭3次,叮嘱患者勤换内裤,保证外阴部位处于洁净干燥状态,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④康复科干预:在术前和术后麻醉药效过后,指导患者实施排尿中断和缩肛训练。排尿中断训练:在每次排尿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中断排尿,以此来促进逼尿肌收缩,提高其协调能力。缩肛训练:在下肢和臀部肌肉处于松弛的状态下,自主进行耻骨和尾骨肌肉收缩,每次的收缩时间为8s,持续锻炼40次,然后快速进行收缩和舒张锻炼,一缩一舒为1次回合,每次200回合,每天3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的膀胱功能,根据残余尿量进行评估,共分为4个等级,即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上述等级的判定标准分别为:未存在着排尿障碍;存在残余尿,尿量在50-100ml内;残余尿量超过100ml;在导尿管拔除后,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小便障碍。上述等级代表着膀胱功能恢复情况,Ⅰ级为良好,Ⅱ级为尚可;Ⅲ级为一般;Ⅳ级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进行计数统计,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可知,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膀胱功能好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表1比较两组术后的膀胱功能[n(%),例]

组别

例数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观察组

30

25(83.33)

2(6.67)

2(6.67)

1(3.33)

对照组

30

18(60.00)

4(13.33)

3(10.00)

2(6.67)

x2

4.022

0.741

0.218

0.351

P

0.045

0.389

0.640

0.554

3.讨论

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位置较为特殊,与交感神经和膀胱副交感神经十分接近,而且这种手术方式所涵盖的术区较大,需要消耗的手术时间长,在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留置导尿管等,患者的行为活动受到限制,大小便通常在床上进行,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将导致患者的膀胱功能下降,引起尿潴留现象[3]。导尿管长时间留置于尿道内,将会对尿道的生理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使得机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降低,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也就越高。为了改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积极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这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护理工作有多个科室共同完成,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维持稳定情绪,提高患者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减轻了不良情绪所引起的应激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的饮水计划,其目的在于维持膀胱的正常收缩功能,形成正常的排尿记忆,避免尿液在体内大量潴留;同时采取康复训练,肌肉的收缩力得以增强,促进了自主排尿,能够有效减少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膀胱功能锻炼中有着积极影响,能够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宏,汪莎. 多学科合作干预对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9,34(2):27-30.

[2] 彭金香,张小如,聂苹,等. 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4):45-47.

[3] 宿阳.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及膀胱功能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24):157-159.

[4]李毅,余燕学,曾湘玉,等. 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对方式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4):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