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对比分析

方少辉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1300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总体形势严峻,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党和政府共同努力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和形势,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有效措施,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明确了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有效措施。 在企业方面,我国许多企业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面临技术人才和高端人才较大缺口,同时如今在中国疫情迅速受控,国际疫情依旧严峻的背景下,大量国际订单从东南亚、南美地区不得不转到中国内地,不少企业尤其制造业企业却出现了由于用工荒而不敢多接订单的窘境。如何调和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之间矛盾也就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等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制造业“招工难”问题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给制造业带来了总就业量下降、 各类岗位面临招工难、 就业吸引力下降等冲击。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当前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是: 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招聘制度不完善、院校重人文素质教育忽视学生技能技术的培养、高校扩招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问题、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和高校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有待加强等。

1、拓宽企业就业来源

一是搭建制造业灵活就业服务平台。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线上线下信息服务平台、就业余缺调剂平台等,实时监控重点制造企业用工短缺情况,广泛发布短期、零星、兼职、自由职业等需求信息,通过共享用工、业务外包、生产线外包、岗位外包等方式,支持有用工需求的制造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 二是加强针对制造业灵活就业的政策保障力度。 通过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 加快国资划转等途径, 优先考虑提高制造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体覆盖率与保障水平, 将更多制造业领域灵活就业者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持续推进制造业领域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 对于为制造业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的平台或企业予以一定比例的补贴。

2、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高等教育院校为了促进自身发展,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校企合作是对学生的一种实质性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双赢”的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为合作的高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可以减少员工培训; 另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并结合市场导向,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使企业得到有用之才,使学生提高技能,使学校得以更好的发展,由此实现学校与企业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有效地缓解了企业 “招聘难”与大学生 “就业难”的双重问题。

3、扎实就业基础

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内源性人力资本中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还是外源性人力资本中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等。是他们成功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基础。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础主要包括诚信、正直、敬业、灵活、机敏的优秀品格;乐观、豁达、谦逊、宽容的健康人格特征; 扎实全面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扎实的就业创业基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逐渐积累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群体应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明确目标, 借助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努力夯实就业创业基础,这是应对未来就业创业的基本要求。

4、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就业问题是我国政府“六稳六保”之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就业一方面属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人力资源服务部门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之间搭建桥梁,一方面为用人单位输送专业匹配的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贴心的就业指导。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扮演好双方的监督者角色,既要规范大学生择业行为,避免不良跳槽,也要避免用人单位忽视应聘者的基本利益。有些企业主拼命压榨下属的工资以追求高利润,只顾自己谋利完全忽视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更别提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了。另一方面,当下受经济转型升级、新冠疫情防控、国际战略博弈等多方面重大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宏观调控,如政府通过特定的财政拨款来加大购买和公共工程建设方面的支出,增加社会产品需求以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总体需求,创造更多的岗位。同时,政府部门可适当扩展政策性岗位,因为不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学校、基层项目本身就需要招募很多大学毕业生,以上部门可以根据实际就业情况适当扩大当年招录名额,人力资源服务部门也可进一步扩大“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和“三支一扶”等一系列地方补充项目的招录人数,既吸纳了更多高校毕业生也解决了相应地区的人才缺口。

5、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加强高校制造业人才培养。围绕工业“四基”等重点领域,引导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专业倾斜,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比重,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和重大科学研究领域博士生培养规模,重点培养先进设计、关键制造工艺、材料、数字建模与仿真、工业控制与自动化、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应用等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构建适应制造业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加大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培训体系, 增设大数据分析、 软件编程、 工业软件、 数据安全等适应新时代就业需求的技能培训。深化产教融合, 加强校企合作, 鼓励重点制造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形成对口合作, 精准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产业工人。 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培训, 大力推广培养和评价 “双结合”、 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 “双基地”、 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 “双导师” 培养模式, 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 三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提高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 切实解决高端技术人才在住房、 医疗、 子女教育、 配偶安置、 晋升渠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营造全社会尊崇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结束语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加强指导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要想战胜对手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在日常学习上下功夫,有意识地通过课堂、社团活动、实习活动等提升理论知识储备、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培养自己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新时代优秀人才,在选择企业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赵霞.试析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82.

[2]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探析[J].人民论坛,2015(14):178-180.

[3]王瑜.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J].发展,2014(08):78-79.

[4]张廷斌.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成因——基于《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分析[J].企业研究,2013(02):15.

[5]唐柳荷.论当前“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