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急救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急救和护理

卡登布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精神科患者,共6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对患者护理中,为避免患者出现噎食,将预防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其中39例患者护理中,并归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其余患者则只需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两组患者的饮食安全知晓率、抢救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强化预防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力度,针对可能引起精神科患者噎食情况发生的一些方面,提前向患者进行科学性的指导,包括饮食、体位、应急处理等,实施全面干预,可降低患者噎食的发生概率,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精神科;噎食;预防;护理干预;知晓率;效果


精神病院是一个大部门。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精神障碍,自理能力下降。他们需要有人照顾他们[1]。目前,没有根治精神疾病的计划,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并非绝对安全。据了解,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吞咽食物时会窒息。通过分析发现,它与长期服用精神药物引起的椎体外副作用的发生有关[2]。这种症状的发生会影响吞咽肌的运动协调,进而增加发生窒息事件的概率。基于此,本文探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急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科噎食患者,在患者护理中,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患者共40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76岁,最小24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42.65±4.87)岁;对照组平均值为(43.65±3.69)岁。在噎食风险评估表的评估中,所选患者存在噎食的风险,发生原因与患者吞咽反射减退、进食时精神状态不良、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本次研究在所有患者家属知情下展开,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2研究方法

将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定时查房,监督患者用药,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做好记录等。

将预防综合性护理模式用于观察组,具体干预方法为:首先,对以往精神科患者出现噎食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患者噎食出现的危险点,对预防方案进行规划。另外,针对以往护理工作中遗漏或不足的地方,需及时指出并改正。其后,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强化各项护理操作技能上的训练,同时注重护理人员在预防噎食方面意识的培养,使其真正了解到噎食对精神科病人带来的危害,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能够正确辨识风险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将噎食事件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其次,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护士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得到较好的处理。向患者适当的进行饮食方面的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并告知患者噎食的危害性,使其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在患者食物的安排上,粗糙、带骨或黏性过大的食物均不可取,可选用流食,并且进餐时护士必须在旁看护。对于年龄较大,进食困难的患者,需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以半卧位为主,床头调高至平面的30°,移动患者的颈部,可略微向前,可促进形成吞咽反射,帮助患者更好的吞咽食物。最后,当发现患者出现噎食事件,医护人员需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按照一抠二置的方法展开急救。其中,一抠是指在食指、中指的作用下,迅速将食物抠出,或者使用食管钳或汤匙引吐,从而达到紧急抢救的目的。二置则是先调整患者的体位,保持俯卧位或者倒置,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缺氧、窒息症状,同时又能清除患者咽部食物。此外,用 Heimlic手法对于患者噎食症状的改善也具有良好的效果,需要医护人员采取规范性的操作进行。也可借助立位腹肌冲击法进行急救,需要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站立的姿势,由护士将双手在患者身后缠绕,按照上腹部和后上方的方向,依靠手顶的力量进行冲击和挤压,该动作需重复进行,至少6-10次后拍背,直到患者咽喉食物咳出为止。

1.3观察标准

在两种护理模式下,对两组患者的饮食安全知晓情况进行比较,制作调查表,根据患者对饮食安全知识的回答情况,为其作出评价,存在优秀、良好、差几个评价结果。另外,对比两组患者噎食事件发生时的平均抢救事件。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t检验,计数单位用%表示,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满足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饮食安全知晓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饮食安全知晓率较另一组明显提高,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饮食安全的知晓情况比较(n,%)

组别

优秀

良好

知晓率

观察组(n=40)

24

14

2

95.00

对照组(n=40)

18

12

10

75.00

X²值

-

-

-

14.562

P值

-

-

-

<0.05

2.2两组患者噎食情况发现到抢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为5.26±1.34分钟,对照组为10.65±1.47分钟,组间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3讨论

在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中,噎食属于重大事件,若发现不及时或干预效果不好,便会直接危及到患者自身的生命。因此,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重视。其中,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必须提高自身在患者噎食方面的防范与护理干预能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患者噎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价值[3]。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熟练掌握噎食的应急处理方法与技巧,当患者正面临噎食的危害时,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使患者尽早脱离危险。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饮食安全知晓率较另一组明显提高,并且患者噎食情况发生到急救的时间缩短,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采取预防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噎食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谢惠娟,谭颖芬,赖爱群,林少梅.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38(05):609-610.

[2]宦红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急救和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05):390-391.

[3]余洁,王根贤,丁大平.32例精神障碍患者噎食引起窒息的急救与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9(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