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与高校会计核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政府会计与高校会计核算研究

单益娇 1 王冬 2 徐玉洁 3 李楠 4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353

摘要:2019 年,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政府会计制度之后,高校的收入核算模式发生了重大改革,对其核算模式展开分析,有助于促进高校收入的有效管理,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与效益。

关键词:政府会计高校会计核算

引言

2017年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正式建立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双基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分录”、财务报告与预算报告“双报告”的政府会计体系,标志着高校会计从预算会计管理向政府会计管理的转变。此次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是“5+3”的财务会计要素与预算会计要素相互分离且衔接的平行记账模式,预算会计按照实际资金流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收支余情况,财务会计按照配比原则反映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情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这对原有执行收付实现制的高校会计核算流程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1政府会计当中存在的制度特点

让会计核算方法得到统一原有的制度下,事业单位当中所出现的执行制度是不统一的。一般事业单位当中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需要高等学校以及医院这种类型的相关事业单位,尽可能提升相关制度。不同的制度当中的事业单位会存在不同的会计制度,都是需要自成体系的,总账会计的科目存在的差异相对较大,核算时的口径自然也相对不同。这种情况都会导致单位不同,部门会计信息的不同也会影响,从而影响财务的分析和财务的利用率。另外,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践进行各项会计工作期间还必须要满足《国有建设单位会计规定》对于相关工作的要求,定期进行财务单独核算并单独建账。很多单位因为会计核算水平有限,没有按时展开基建,同样也没有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上的规章制度展开记账,所以记账相对不够规范,容易造成基建账财信息不够准确完整。在我国所有政府会计都需要按照政府会计的制度条约进行执行,机关单位当中的基础建设投资不需要再单独展开建账工作,需要全部按照政府会计当中需要固定且制定的规章制度展开核算任务,需要全面提升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提升。正式得到了合理的调整之后,全国上下的政府会计主体和会计核算得到了全方位的统一,其中每一个事业单位都只建立一套账本。在政府部门满足了学校以及医院事业单位当中出现的核算有所提升之后,还需要通过根据形势进行补充,才能够让政府制度达到基础稳定,再通过逐渐减少总账的方式将增设一一说明,以能够实现全国上下的政府会计报表信息能够得到统一。

2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

2.1对收入确认及核算的影响

政府会计改革主要对科研事业收入的确认与核算产生较大的影响。改革前,无论科研项目已经进行或是还未发生,高校都在收到项目资金时即确认为收入。改革后,货币资金的收支在权利义务未实际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收入,而是采用预收款方式或应收款方式予以确认。在实际收到款项金额时,财务会计确认银行存款等科目,预算会计确认事业预算收入;根据科研项目的合同完成进度情况,或者按合同完成进度计算本期应收的款项,财务会计确认科研事业收入,同时不再编制预算会计分录。这种方式更切合高校科研项目研究周期长、资金实际到账时间与研究周期不同步的特点,提高了科研收入确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2对负债确认及核算的影响

财务会计分录采用权责发生制,旨在通过改革摸清家底,更真实的反映高校的债务情况。主要变化是细化“应交税费”科目,增设“预提费用”“预计负债”等科目。一是根据“营改增”制度要求,取消“应交税金”科目,设置“应交增值税”和“其他应交税费”科目,并在一级科目下设置应交、未交、预交等二级明细科目,为税务统计工作打好基础;二是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中要提取一定比例的间接费和管理费的情况,设置“预提费用”科目,用于核算科研项目间接费和管理费,便于核定科研项目经费用途,确保科研经费更好的用于科研活动;三是增加“预计负债”科目的设置。在以前的会计政策中,对于高校因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而承担的隐形债务,在没有发生实际现金流时并不予以确认。改革后将此类债务计入“预计负债”科目,使得高校财务对负债的核算更真实更透明。

2.3对费用确认及核算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中,“费用”类会计要素与“预算支出”类会计要素既如影随形又有所不同。预算支出一定是伴随着资金量的流出,而费用是根据配比原则,反映当期的耗费,不一定产生资金流出。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相关事项的发生,由于没有资金流出不会触发预算会计分录,但在财务会计分录中可以通过费用或成本进行核算。

3现阶段高校收入核算模式实施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3.1高校财务人员的财务思维薄弱

长期以来,高校的会计处理采用收付实现制,相较而言,会计处理较为简单,使用的会计科目较少,且涉及职业判断较为容易。同时,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日常开展工作中更倾向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财务知识结构不完善,财务思维薄弱,特别是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知识较为欠缺。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收入确认的账务处理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在具体的操作与研判中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这无疑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解决财务人员财务思维薄弱这一困境,必须要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构建完善的财务知识体系,从而提升职业判断能力。通过联系财政部门组织集中培训,从计算机操作、会计准则、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开展全面培训,促进财务人员财务思维的转型,培训复合型人才

[1]

3.2收入核算工作涉及工作繁多

高校的收入核算在使用收付实现制时,账务处理单一,但在政府会计准则改革背景下,增设了权责发生制,导致在收入核算中涉及的工作量增加,并且还需要面临职业判断。例如,部分高校规模较大,科研经费、预算经费等在不同科室独立管理,致使收入核算工作分离,可能存在确认时点不一致、合同进度判断不一致等问题,甚至造成收入业务延误处理问题,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又如,高校的科研收入、租金收入等大多通过立项书或合同对收入进行约定,由此在收入核算中不再单纯地依据资金实际入账作为收入确认条件,而是需要结合立项合同等进行识别与判断。随着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增加了高校收入核算的难度,特别是涉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内容增多,这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着眼于账务工作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关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并加强与业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合同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高校归属于教育部门,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上级管理部门要重视会计核算方式的调整,进而统一计量口径,提升高校收入指标的可比性[2]

结束语

政府会计制度对于高校会计核算而言是阵痛也是革新,在实施初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天然功能,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和健全相关会计制度,同时配套推进高校其他事业改革,促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事业发展[3]

参考文献:

[1]徐金梅.政府会计制度核算中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讯,2021(22):59-61.

[2]曾语倩.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经界,2021(22):111-112.

[3]邵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收入核算模式探析[J].投资与创业,2021,32(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