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有效构建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1

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有效构建方法

杨敬芬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年家岗小学 安徽滁州 233291

摘要:在目前,很多教师的数学课堂依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听取教师的讲解,而缺乏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因而,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打破应试教育下一味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学习的丰富趣味,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堂 趣味

传统的数学教学完全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因而教师将大量的课堂时间一方面用于向学生灌输数学概念和定理,另一方面用于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题目练习。但对于基本的数学原理却难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这就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感和趣味感。因而,实行趣味化的教学模式是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的实施方法。

  1. 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相互贯通的特点。学生通过联系旧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新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行有效的独立学习。以此让学生沉浸在运用独立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感受到丰富的学习乐趣。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分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学习过的哪些知识有相似性呢?”学生能够自然地联想到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用纸片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由六个长方形构成。而正方体的表面由六个正方形构成。并且能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棱。之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制作的模型很容易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在这样的自主探究中,学生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乐趣。

  1. 多面思考,激发创造动力

数学虽然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这就造成学生对于很多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制定的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形成固化的思维方式。但很多数学问题的答案甚至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广泛的探究,以此让学生尝试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进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比如,对于“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这一问题,学生可以一方面选择将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用图形进行表示,从而计算出男生的人数。另一方面可以将男生人生设为未知数x,运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男生的人数。又比如,对于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可以运用设未知数的方法求出鸡和兔子的数目,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对鸡和兔子的数目进行不断的猜想,直到找出合适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多角度思考,学生能够不断打开思维,感受数学问题的奇妙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1. 联系生活,进行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很多数学问题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变通才能够找出合理的答案。教师可以运用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感受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让学生能够灵活看待问题,将思维从书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丰富的学习乐趣。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灵活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进行思考。比如,学生学习了圆柱的面积公式后,教师可以给出题目为60立方米的粮食多少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3米的圆柱型仓库来容纳?学生首先经过计算能够知道每个圆柱的体积是9.42立方米。之后运用粮食的体积除以粮仓的体积得出需要的仓库数量约为6.37.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粮仓是一个完整的形体,所以结果应该是小数还是整数呢?”学生能够理解应当选择7个仓库。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常识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变通,生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后的丰富趣味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紧密把握数学知识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的知识,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感悟能力。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继波,试析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新课程(小学)》,2016年03期.

[2]曹秀华,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学周刊》,2016年29期.

[3]刘小红.关于趣味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