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2

“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陈 静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中学 442532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思想。该教育思想旨在,传达出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的实践教育思想,将教学的理论知识放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以具体的事物和动手实践来辅助教学,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得历史知识得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实际作用,从价值观的层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向导,并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本文将基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谈“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如何进行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引言: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主要注重历史事实的传达和历史观的建立,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而实际上,许多历史事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历史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知识。

  1.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 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之一。一方面,由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难度和课业压力,学生对需要记忆的历史学习热情程度较低,花费的学习时间也较少。另一方面,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各个朝代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历史知识的讲授,重在理论性而非实践性,总体来说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和主观而不好理解。而如果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式的写作业,听课会使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拉低初中历史的课堂效果。

  1. 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是当前历史教学现状中的另一个局限性。一方面,传统课堂对初中历史课堂的影响较大,使得历史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的单一模式,无法焕发出课堂的勃勃生机。除此之外,教师枯燥的讲解和理论化的知识会使得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无用之学,无法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而成为一座空中楼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偏见,还会进一步削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 缺乏创新意识

缺乏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尚且没有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联合起来,使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逐渐发达的时代中感受到历史与实俱进的学科素养和优势。教师没有将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观念中认为历史都是陈腐的东西,是已成事实的故事,是需要背记的内容,而不是生动形象的社会历史画卷。因此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误解,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1.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践行“教学做合一”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科学合理地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需要教师有明确的课堂定位和扎实的教学技能。最后,还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目标,创造出生动有趣、内容详实、在实践中学的初中历史课堂。

  1. 通过趣味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

对于初中的学生群体来说,学生的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都是从历史小说等趣味性较强的书籍中来的。而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融入历史课堂的基础。

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趣味历史故事与历史事实联结在一起进行讲解。举个简单的例子,《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演义小说,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展开叙述,但书中内容对真实的历史面貌进行了改编,与历史不符。学生们对《三国演义》的了解程度更深,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讲解方法,从史书《三国志》中截取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片段进行对比讲解。在讲解后,引导学生思考某一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格特点以及后世评价,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和历史事实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学生的自主思考就是教师的“教”后学生“学”的重要智慧结晶。

  1. 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之一。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可以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使学生除了听课之外还能拥有讲课的尝试机会。在一些课时内容较为简单的单元,学生和老师可以共同备课,或者教师将班上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讲解课堂的某一部分内容,在课前预习时进行精心备课,通过制作课件或教学道具的方式实现在“做”中理解的部分。在课堂上时,每小组派相应的学生代表上台进行课堂展示,教师及与总结评价和内容的补充,使学生成为课堂讲解的主体也能有更高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认真的课堂讲解以及倾听其他学习小组的讲解,会对该单元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自我理解,比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拥有更高的教学效率,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式,也很好的践行了“教学做合一”。

  1. 发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历史教学内容都能成为创新的教学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展课外拓展。除了真实的历史史实和基本的史观内容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拓更多的教学内容。如古代女性的服饰变化,古代饮食变化等等生动有趣又贴近现实生活的课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零感。沈从文先生就有一本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通过各个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著作,揉入初中历史课堂,可以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学术思维,更深刻的思考历史问题,实现深度的历史学习,真正做到行动和思想上的“教学做合一”。

  1. 结语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是符合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她它既强调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也结合了学生自主理解和教师的讲授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了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历史学科素养、发现更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更多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来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之美。

【参考文献】

[1]吴建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分析[J].名师在线,2020(05):70-71.

[2]杨雪青.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J].青海教育,2020(Z1):68.

[3]严立明.“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才智,2020(03):24.

[4]翟惠霞.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学周刊,202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