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倾斜基牙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过度倾斜基牙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的临床体会

郑林然1袁建霞2

郑林然1袁建霞2

(1广东省徐闻县中医医院口腔科524100;2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524034)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380-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修复因失后久未修复而过度倾斜移位后牙做基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对50例过度倾斜移位基牙进行固定修复,统计分析患者的主观感觉,并进行临床检查牙体情况,观察牙周病及牙体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经二到三年随访观察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较好。结论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修复过度倾斜移位基牙,具有基牙磨除量少,治疗周期短,费用相对低,牙周病及牙体病的发生率底,患者接受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度倾斜移位基牙固定修复改良套简冠

过度倾斜移位后牙的形成,是由于患牙被拔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从而使得前后邻牙分别向缺牙间隙倾斜,特别是后牙较为明显,临床上比较多见[1]。目前,临床上对轻度倾斜移位的后牙进行固定修复,只需要适当地磨除倒凹,或改变其就位道方向就可以成功纠正。对倾斜度小于24°的过度倾斜移位基牙固定修复的方法较多,常需先通过正畸方法矫正过度倾斜移位,再进行固定修复;或对过度倾斜移位基牙先进行根管治疗后再固定修复。这些方法存在着治疗的周期长、费用高、程序较为复杂,患者接受率低等缺点。对于过度倾斜移位的基牙,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进行修复,临床疗效较好。我们收治过度倾斜移位的后牙,对既不愿行根管治疗,又无条件正畸矫正的患者共50例,采取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治疗,现将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自2008年4月至20009年9月间收治的过度倾斜移位基牙病人。患者均为门诊就诊,第一磨牙缺失时间较长而未及时修复,第二磨牙向近中过度倾斜移位,倾斜度小于24°,咬合紧或髓角高,无条件正畸治疗或活髓牙不愿行根管治疗。其中男性患者共有13例,女性患者共有37例,最大年龄为45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33.6岁。所有患者均无牙周疾病。

1.2研究方法

修复前取模,基牙拍片,测得第二磨牙相对第二前磨牙的倾斜度,设计就位道。两基牙根据各自牙体的长轴、按照金属烤瓷冠的要求进行常规的牙体预备,颊舌侧边缘预留肩台,防止内冠下沉,先制作内层冠,内层冠改良成:只作四个轴面而不作面,就像给基牙套个戒指,这样可以减少倾斜基牙面的磨除量,固位体(即外层冠)的边缘至该肩台。若果患者对美观要求较高,外层冠的边缘要覆盖到龈缘。将内层冠的外表面制作成与其他基牙有共同就位道的形态,最后按该共同就位道常规完成固定桥。试戴改良套筒内冠,再试戴固定桥,然后依次粘结,临床随访。

1.3观察目标

对50例患者进行三年随访,询问患者主观感觉,进行临床检查牙体情况,观察牙周病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频数及频率来表示发生情况的病例数及所占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50例患者在三年随访过程中发现,固定桥总体感觉舒适,由于固定桥有咬合高点,导致2例患者咀嚼不适,加以调整后改善;固定桥检查中完整有46例,不完整4例,主要是烤瓷牙小块崩瓷;3例基牙牙龈缘稍红肿,其余病例均牙周健康。义齿固位好,边缘封闭佳,基牙无松动,无明显叩诊异常。

3讨论

3.1临床上常见,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未得到及时的修复,第二磨牙向缺陷间隙倾斜,甚至发生移位,牙齿的咬合不佳,咀嚼功能降低。对轻度倾斜牙,在不损伤牙髓的原则下,适当加大磨除量解除倒凹,即可获得共同就位道。对过度倾斜移位牙,过去认为如果患者不能作正畸治疗,又影响到基牙制备,则不能选作基牙[2]。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该技术具有牙体特别是面磨除量少,避免因为大量磨除牙体组织而造成牙髓损伤;修复体边缘密合度高,避免了因为粘结剂的溶解而引起龋病;自洁作用好,避免了牙龈炎及牙周病的发生;在磨除最少量牙体组织的原则下恢复较好的咬合关系等优点。

3.2由于牙齿的缺失以第一磨牙常见,久未修复的,两侧基牙会向缺牙间隙倾斜,修复效果不佳,特别是面对过度倾斜的基牙,很难修复,往往因为过度地磨损牙体组织,造成穿髓,伤及牙髓组织。我们建议,对倾斜度大的基牙临床上应该采用正畸治疗竖直倾斜牙,再固定修复为优;或对过度倾斜移位先进行根管治疗后再固定修复。但这些方法治疗的周期长、费用高、程序较为复杂,患者接受率低。对于咬合紧,髓角高,颊肌肥厚的患者,无条件正畸治疗且又不接受根管治疗,同时又无足够龈间隙的患者,使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能够较好解决这些问题。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是在保证牙咬合面正常制备量的情况下通过改良套筒冠的修正,达到最少磨除牙体组织的目的,使间隙两侧的基牙获得相同的就位道,然后在其上制作固位体和固定桥,进行牙体修复。

3.3本研究中50例患者在三年的随访过程中发现,固定牙体总体感觉舒适,仅有2例患者咀嚼不适,加以调整后很快改善,牙体检查完整度满意,患者对咀嚼功能及美观程度均较满意。患者的基牙无明显不适,能很好地进行嚼咀功能,无冷热刺激等不良反应,义齿固定好,边缘封闭佳,无明显食物残留,未发现明显缝隙,基牙无松动,无明显叩诊异常,放射线片检查无明显牙周病变发生。这些都是临床满意观察的指标。如果倾斜牙固定不佳,极易引起牙周组织应力分布不匀,极易造成牙周的损害。从而会加重基牙的牙周组织负荷,造成新的牙周创伤,最终导致基牙松动,导致修复失败[3]。目前有研究认为,基牙的牙周受力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牙颈部区域尤为明显。当牙齿倾斜接近并超过一定角度时,牙周组织应力达到牙周储备力的2倍以上,则超过了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因而该倾斜牙则不宜选作基牙。所以,临床对于修复牙体的选择及合理有效地控制修复后的角度,都是修复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部分所在,临床上对于修复后的牙体需要严密监测,继续评估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铱民.口腔修复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59.

[2]白天玺.现代口腔烤瓷铸造支架修复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04):248.

[3]梁明晓.倾斜基牙烤瓷牙修复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12(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