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导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电大导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宋秉宏

宋秉宏(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开放教育导学教师是指在开放教育条件下按照开放教育办学要求,为学员提供全面、系统、完整、科学的学习支持服务和管理的助学辅导人员,加强学院导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刻不容缓。

关键词:电大;导学老师;队伍建设

导学教师是在传统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职能上增加了助学支持服务的新型教学管理人员,与传统的辅导员相比,导学教师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管理对象不同,导学老师管理的是以专业为群体的相对松散的集体而非以班级为群体的相对紧密的集体。

二是职能不同,导学教师职能包括助学支持服务和学生管理,而传统辅导员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上。

三是管理方式不同,与传统的辅导员管理不同,导学教师必须采取一系列创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和手段以顺利完成助学辅导工作。导学教师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教与学的重要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桥梁。因此,加强导学教师的队伍建设就成了学院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电大导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导学教师工作认识不够,队伍缺乏稳定性

导学教师的工作具有一些技术性和专业性。但是,由于大家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学生管理的层面上,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任务就算完成。所以,导学教师队伍就成为分流其他岗位安排不了的富余人员的接收站。出现了一位导学教师管理几个专业十几个班的情况。加上现有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导学教师无论是其工资待遇还是职称、社会地位上都远低于其同龄的专职教师。导致导学教师队伍流动性很大,队伍建设缺乏稳定性。

(二)导学教师数量少,学历偏低,结构不合理

首先,数量不足。学校在生源规模不断扩大之后,由于受到很多因素和条件的限制,无法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按照1:200的比例来配备导学教师。加之导学教师一般是按照专业来安排的,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多少不一,如果严格按照专业来安排,势必会造成导学教师管理的学生人数相差悬殊,造成新的不平衡。所以,有的教师只管理一个专业,有的教师管理两三个专业。但总的来看,导学老师的数量还是偏少。

其次,学历偏低。受到学校客观因素的限制,导学老师除了学校的在职老师之外还聘请了很多兼职老师。这些兼职老师年龄跨度比较大,而且大多学历不高,对开放教育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主的多媒体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掌握的不多,给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导学教师事务繁多,影响导学工作的开展

由于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是业余学习,导学教师与他们的联系往往只能依靠QQ群或者电话,有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都要大费周章才能通知到所有学生。加之,从教材的征订到作业册的发放,从考试费用的收取到结余费用的返还,从考试的报名到考场的查找……太多的事情都牵扯了导学教师的精力,真正能用在专业导学上的时间很少,严重地影响了导学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电大导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一)完善制度建设,利于导学老师开展工作

学校应建立导学教师引进、培训、考核、交流的一整套制度。一是要完善引进程序,严把入口关,力争把有能力、责任心强的导学老师引进来。二是要建立严格的导学老师培训、考核制度。导学老师应对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主的多媒体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有较深的掌握。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技术获取教学资源,并能配合辅导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组织和指导学员开展网上答疑、BBS讨论、双向视频等网上教学活动,利用QQ群、E-MAIL等与学员进行日常沟通。三是要完善导学老师的流动计划。打破以往导学老师队伍建设的封闭体系,激活用人机制,拓宽导学老师出口,加强导学老师的交流和提拔,解决导学老师的后顾之忧。

(二)加强电大导学教师专业化建设

要想解决导学教师流动性较强、流失率较高的问题,必须加强导学老师的专业化建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更新观念,尤其是更新领导的观念。只有学校领导对导学教师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层面,才能带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位教师对导学老师给予相应的尊重和支持,也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问题。

全面提高导学老师的综合素质。导学教师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也会认识到自身不足。如果学校能制定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给他们更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对学校还是对导学老师本人来说都是双赢的。另外,还可以加强导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导学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增强。

总之,电大要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探索加强导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确保导学教师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电大学员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育珩.新型教学管理模式下的导学教师素质和班级管理[D].长春广播电视大学,2010.

[2]郭江河.浅谈电大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