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Cu胁迫下番茄体内L-精氨酸、NO、多胺代谢对外源NO响应机制,以期为铜污染区域蔬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Cu胁迫下添加外源SNP(硝普钠,外源NO供体)能够调节番茄根系和叶片中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Decarboxylase,ADC)、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Decarboxylase,ODC)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根系,外源SNP能够上调NOS活性,L-精氨酸代谢向着NO合成方向进行;叶片中,外源SNP能够同时上调ADC、ODC、NOS活性,PA、NO合成同时进行;此外,Cu胁迫下添加外源SNP能够增加根系和叶片L-精氨酸含量,而作为PA、NO合成前体,精氨酸含量升高无疑会间接促进PA、NO合成,从而提高番茄对Cu胁迫抵抗能力。

  • 标签: CU胁迫 番茄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多胺
  • 简介:针对恐怖袭击引发危险品运输事故人员疏散特性,构建了危险品运输事故人员疏散范围模型。在恐怖袭击条件下,以瞬时泄漏高斯扩散模型、蒸气云爆炸模型、BLEVE火球动态计算模型作为不同事故场景后果评价模型,考虑恐怖袭击特性,引入恐慌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不同危害等级对应恐慌系数度量方法,继而构建恐怖袭击下危险品运输事故的人员疏散范围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合理可行,泄漏事故的人员疏散范围近似椭圆状,其影响范围近似气球剖面,且随与事故中心距离增加而扩大。垂直于下风向横向扩散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人员疏散范围呈圆形分布,爆炸冲击波超压和火灾热辐射剂量与到事故中心距离呈幂律递减规律。对比分析发现,恐怖袭击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范围比常规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范围大,并且疏散修正面积随与事故点距离增加而减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恐怖袭击 危险品运输 疏散范围 泄漏 爆炸
  • 简介:为评估机场旅客安检系统保障能力,并针对评估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和指标中影响因素之间不独立性,采用模糊网络分析法(Fuzzy-ANP)建立系统评估模型。在综合考虑安检影响因素前提下,从人、机、环、管四方面建立了机场旅客安检系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以某机场为例,应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影响该机场旅客安检系统保障能力主要因素为员工工作量、员工心理状况和设备完好率。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该机场实际运营状况相符合,该方法能更好地满足机场运营安全管理实际要求。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机场旅客安检 三角模糊数 模糊网络分析法 保障能力
  • 简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推进城乡关系良性互动与城乡一体化有效途径。经实地调研考察确定规划区范围内共有旅游资源7大类、17个亚类、35个基本类型,结合秦皇岛柳河圈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提出应把新社区空间规划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融于一体,将葡萄酒休闲旅游产业融合社区发展,新型社区住宅建设要彰显地方特色建设,社区产业规划、新社区文化规划应彰显旅游文化特色等具有本地区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以期促进秦皇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 标签: 秦皇岛 旅游服务型 新型农村社区 路径
  • 简介:以R2O-CaO-SiO2-F系硅渣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考察冷却速率对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同一化学组成基础玻璃,析晶峰峰位发生明显迁移,析晶峰峰值温度发生非常大变化,在升温速率α=10℃/min时,样品析晶峰峰值温度相差近40℃;基础玻璃呈现两种不同析晶方式,即表面析晶和整体析晶。通过晶化实验发现,冷却速率对析出晶相种类和相对比例都有显著影响,由析出晶相不同而引起样品微观形貌也呈现巨大差异性。

  • 标签: 微晶玻璃 冷却速率 析晶活化能 晶化指数
  • 简介:探讨3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Varieocele,VC)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单侧VC患者135例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腹膜后高位结扎组45例,腹腔镜组52例,显微镜组38例,就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手术前后精液质量对比等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显微镜组比腹膜后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3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膜后组、腹腔镜组、显微外科组分别为33.3%、25.0%和10.5%.6个月后复查精索彩超及精液常规,显微镜组精液质量改善最为明显,并未见有术后复发.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为治疗VC安全有效方法,推荐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表2,参6.

  • 标签: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显微镜
  • 简介:伴随21世纪以来人类遭遇几次流感大流行侵袭,如何加强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以及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是各国政府亟待重视时代课题。本文以甲型H1N1流感防控作为典型对象来分析,在对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及中国内地三方防控评估报告做一细致文本比较研究,从而发现防控规律,明确自身不足,弥补完善规章,进而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也为未来我国新型流感防控提供可借鉴之处。

  • 标签: 甲型H1N1 卫生应急 流感防控 新型流感
  • 简介:为研究温榆河流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影响,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利用二次开发改进后长期水文影响评价(L-THIA)模型,采用实地测得EMC(事件平均浓度)数据,模拟了1992年和2009年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1992—2009年城市化过程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和住宅用地分别增加了13.95%、20.46%和85.76%,农业用地和水域分别减少40.04%和9.64%,导致非点源污染负荷量(总磷除外)明显增加。其中,总氮增加了3.31%,氨氮增加了12.20%,BOD5(5日生化需氧量)增加了11.87%,CODMn(化学需氧量)增加了7.62%,TOC(总有机碳)增加了15.46%,总磷下降了12.84%。交通用地、商业用地非点源污染产出能力最强,应该成为非点源污染重点控制区域。

  • 标签: 环境学 非点源污染负荷 L-THIA模型 土地利用 温榆河流域
  • 简介:从河北省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京津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提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项重大举措——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并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 标签: 京津冀 协同创新 政策支撑
  • 简介:为探究壬基酚(nonylphenol,NP)在水生生物富集传递效应,选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和大型溞(Daphniamagna)为研究对象,开展蛋白核小球藻对NP富集效应实验,及NP在蛋白核小球藻和大型溞体内传递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P对蛋白核小球藻96h半数效应浓度(96h-EC50)为3.13mg·L-1,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影响呈现明显剂量-时间效应。NP对大型溞48h半数效应浓度(48h-LC50)为37.41μg·L-1,属于高毒类化合物。蛋白核小球藻暴露于0.05mg·L-1NP4h后,其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144.93,富集量为252.2μg·g-1,在12h内对NP生物富集系数(BCF)最高达12053.64,富集量为1181.73μg·g-1。以0.05mg·L-1NP暴露4h后蛋白核小球藻为饵料投喂大型溞7d后,大型溞体内NP富集量最高达3.6μg·g-1。0.05mg·L-1NP直接暴露组大型溞暴露10d后,大型溞体内NP富集量最高达4.02μg·g-1。蛋白核小球藻对NP具有较强富集能力,能够通过摄食过程将NP传递到大型溞,经传递NP能够显著抑制大型溞生长、繁殖、摄食等生命活动。论文为评估NP在水生生态系统污染风险和富集传递效应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更多还原

  • 标签: 壬基酚 蛋白核小球藻 大型溞 综合毒性 富集传递效应
  • 简介:在现今世界范围内,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农业病虫害以及用作室内杀虫剂,因此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急性毒性研究已经有较多成果和进展,但对其长期慢性影响至今仍缺乏明确论证。此综述从PubMed、EBSCO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了国内外已发表、有关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动物实验、人群调查和实验室检验长期、慢性影响典型研究论文,并从中筛选出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与肿瘤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长期接触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可能对人体产生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方面的危害,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无害化农药杀虫剂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健康危害 毒性效应
  • 简介:通过整理分析2009—2013年河北省自然地理、资源能源等自然概况以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发现河北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扭转严峻环境保护形势仍然面临着巨大困难:环境质量改善责任和任务更加艰巨,环境风险防范难度越来越大,生态建设工作亟需加强。但政府和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经济新常态战略提出又为河北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总之,河北环境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 标签: “十三五” 河北省 生态环境状况 挑战和机遇
  • 简介: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是进行风险污染物水生态安全管理重要依据.本研究进行了3种典型化合物五氯酚、硝基苯和氯化镉对10种我国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24h、48h和96h急性毒性测试,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相应急性PNEC,同时与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毒性数据库里毒性数据计算获得急性PNEC值,以及综合本实验结果与毒性数据库里数据计算得到急性PNEC值进行对比,发现通过3种数据来源获得急性PNEC值,硝基苯PNEC值差异较大,由本次实验结果获得急性PNEC值最小;其他2种化合物差异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本次实验所选本土生物中华田螺和麦穗鱼对硝基苯比较敏感,并且数据库硝基苯急性致死数据较少、毒性值较大且变化范围较窄,而其他2种化合物数据量较为丰富,变化范围较宽,包括了较敏感物种毒性数据.这表明为给我国水生生物提供一个安全可靠保护,对于数据量较为丰富并且毒性值变化较宽化合物(如五氯酚和氯化镉)可以直接根据数据库里毒性数据进行PNEC值计算;而对于毒性数据量较少、毒性值偏大且变化较窄化合物(如硝基苯)需要进行本土敏感物种毒性测试.

  • 标签: 硝基苯 五氯酚 氯化镉 本土物种 急性毒性 急性生态效应阈值
  • 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指示要求,北流市高度重视,四举措进一步确立安全生产重要地位。第一,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

  • 标签: 安全生产 北流市 齐抓共管 责任体系 习近平
  • 简介:以不溶性腐殖酸(InsolubilizedHumicAcid,IHA)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U(VI)。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H值、时间、U(VI)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动力学、热力学及等温吸附规律,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5℃下1.4g/LIHA在pH值为5时对10mg/LU(VI)去除率可达99.37%;IHA对U(VI)吸附是自发、放热反应,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决定系数达0.99以上;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决定系数为1;IHA吸附U(VI)后表面形态发生了变化,与U(VI)相互作用基团主要是羧基和酚羟基,综合看来,IHA吸附U(VI)机理表现为离子交换。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U(VI) 不溶性腐殖酸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 简介:以生菜和大白菜两种蔬菜作物为受体,通过测定番茄植株水浸提液对两种蔬菜作物幼苗生长影响,对番茄化感物质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低浓度(0.02g/ml)番茄水浸提液抑制大白菜幼苗根长和根重;而促进生菜根长和根重②高浓度(0.08g/ml)番茄水浸提液对生菜和大白菜幼苗根长、根重和苗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加大,抑制作用增强;③0.04g/ml番茄水浸提液对生菜幼苗苗长和大白菜根重、根长/苗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大白菜幼苗苗长、根长有抑制作用;④番茄水浸提液对生菜幼苗根长/苗长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白菜却表现为促进作用.图5,表1,参11.

  • 标签: 番茄 化感作用 幼苗生长
  • 简介:在煤矿火灾事故,内因火灾发生率远高于外因火灾,因此大多安全评价是针对煤矿内因火灾评价,对于外因火灾评价相对较少;但外因火灾造成后果远高于内因火灾,做好外因火灾安全评价同样重要。采用2级模糊综合评价与集值统计法相结合模型对煤矿外因火灾进行评价,建立煤矿外因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值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得出权重进行可靠性分析,用加权平均模型确定外因火灾危险性总相对隶属度,求出模糊特征向量,根据总得分确定外因火灾危险性等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与传统计算方法相对比。

  • 标签: 安全工程 模糊综合评价 集值统计 外因火灾 可靠性分析
  • 简介:二噁英类化合物具有高毒性,来源多样且分布广泛,是持久性有机物典型代表,二噁英类污染物及其对健康危害已引起了公众普遍关注。一些二噁英类同系物具有代谢稳定性,其毒性效应主要是通过芳香烃受体介导,而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二噁英类毒性作用机制复杂性。在此背景下,综述了近些年在二噁英类毒性作用机制及其代谢途径新认识,评价比较了主要二噁英类高通量生物检测方法,以期为该类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二噁英类 芳香烃受体 毒性作用机制 代谢 生物检测
  • 简介:输电线路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等外力干扰下,易受损坏或发生故障,致使电力系统全部或部分功能丧失。将输电线路物理脆弱性定位于"功能失效",从人与环境对输电线路造成压力、输电线路自身状态及功能失效后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输电线路物理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借鉴已有评估方法,提出基于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评估模型;应用三角图法对输电线路进行物理脆弱性评估和分类,分析影响输电线路物理脆弱性主要因素。以某500kV输电线路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输电线路脆弱性关键因素为压力和响应。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输电线路 物理脆弱性 评估 三角图法
  • 简介:为了解黄花菜浸提液化感作用,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黄花菜根浸提液对耐抽薹生菜种子萌发、根长、茎长和幼苗鲜重影响.结果表明,经黄花菜根浸提液处理后生菜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并且对生菜幼苗根抑制作用强于对其幼苗茎抑制作用.高浓度黄花菜根浸提液对生菜种子胚根和幼苗生长表现出较强抑制作用,而低浓度黄花菜根浸提液表现出促进作用.图4,表3,参14.

  • 标签: 黄花菜 化感作用 生菜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