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MRI)对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定量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64例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肌肉骨骼系统肿瘤患者分成良性组、恶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 MRI检查,并以早期增强斜率值( slope)开展定量分析。结果:良性组 slope中位数低于恶性组( P< 0.05); slope与肿瘤组织血管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动态增强 MRI的 slope可为肌肉骨骼系统肿瘤性质鉴别提供可靠支持。

  • 标签: 动态增强 MRI 肌肉骨骼系统肿瘤 slope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过高状态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0例,均伴有下肢肌肉张力过高,主要分布于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均以2~3级为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ESWT治疗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组除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还对患者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进行EWST治疗,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周后分别进行膝关节伸膝肌群肌张力、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两组肌张力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MAS评分(7.90、8.20分)小于对照组(12.33、12.00分),P<0.05。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下肢FMA评分[(16.00±1.41)分]大于对照组[(10.56±2.56)分],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以降低患者肌肉张力过高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对脑卒中后肌张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张力过高 肌张力 体外冲击波疗法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老年骨折卧床患者肌肉萎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与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行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间护理后量表评估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后量表评估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骨折 集束化护理 肌肉萎缩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MS)的CT及MRI特点。方法收集22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RMS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CT及MRI图像特点,以及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转移等情况,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肿瘤均为单发,位于鼻咽部5例,鼻腔及鼻窦部4例,眶部1例,颈部4例,耳道6例,颞部2例。CT扫描18例,表现为等密度12例,等低密度6例,瘤体内均无脂肪及钙化,其中2例合并出血,1例合并液化。增强呈渐进式强化,12例伴增粗迂曲血管影,静脉期呈片絮状、团片状及斑马纹状强化;MRI扫描22例,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DWI呈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4例瘤体内见多发小环状强化;肿瘤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其中围血管征4例,骨破坏8例,脑及远处转移12例,淋巴结转移5例。结论RMS儿童及青少年多见,CT扫描能很好显示瘤体对周围骨质的破坏,MRI更能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的受累情况。有效结合CT及MRI图像,可为RMS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 标签: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 小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雄激素肌肉注射治疗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的患儿进行雄激素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患儿用药后阴茎长度和阴茎头直径的变化,同时检测患儿用药前后骨龄、血清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以及局部特征等的改变。雄激素肌肉注射治疗后,患儿均实施Duckett尿道成形术,术后密切随访,记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①激素治疗前阴茎长度为(1.83±0.54)cm,治疗后为(3.03±0.64)cm(P<0.05);治疗前阴茎头直径为(1.06±0.14)cm,治疗后为(1.32±0.16)cm(P<0.00);②所有患儿均采用Duckett尿道成形术,2例发生尿瘘,2例出现尿道憩室。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患儿经激素治疗后术中阴茎解剖清晰,层次分明,更易于分离,岛状皮瓣血供更加丰富。结论短期雄激素肌肉注射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患儿的阴茎生长,改善阴茎解剖条件,能使患儿阴茎体周围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进一步发育成熟,无明显并发症,其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尿道下裂 小阴茎 雄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网状弹力手套的制作方法,并探讨其在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氧化锌糊包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属于类试验性研究,选取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将2017年6—12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6—12月入院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48例。在常规的氧化锌糊包敷前2道程序(涂药、无菌纱布覆盖)结束后,对照组采用"纱布绷带+医用胶布"外固定法,试验组采用"网状弹力手套"外固定法。评价2组患者外固定成本和时间、拆卸时间、敷料固定情况、舒适状况、握力、手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皮损愈合效果。结果包敷后试验组患者的外固定成本和时间、拆卸时间、握力、手日常活动能力分别为(0.37 ± 0.05)元、(26.06 ± 2.53)s、(13.70 ± 1.28)s、(25.96 ± 5.83)kg、(65.04 ± 7.1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3 ± 0.21)元、(160.98 ± 22.82)s、(22.36 ± 3.50)s、(20.01 ± 3.56)kg、(61.83 ± 6.31)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931~-2.340,P<0.01或0.05);试验组患者包敷舒适率、敷料总脱落率、皮损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48/48)、0、98%(47/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38/48)、46%(22/48)、71%(34/4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163、28.541、13.353,均P<0.01)。结论将网状弹力手套应用于手部亚急性湿疹患者氧化锌糊包敷中,既能节省外固定成本和时间、拆卸时间,也能提高敷料固定效果和包敷舒适度,并能改善握力和手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皮损愈合效果,符合皮肤科手部包敷需求。

  • 标签: 网状弹力手套 手部亚急性湿疹 氧化锌糊 包敷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肌肉衰减综合征和肥胖备受关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患有肌肉衰减性肥胖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跌倒风险增高,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就运动和营养干预在老年人肌肉衰减性肥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人肌肉衰减性肥胖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肌肉衰减性肥胖 老年人 运动干预 营养干预
  • 作者: 肖慧娟 叶青 张明 齐玉梅 韩涛 王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营养科 300170 ,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 300170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 300170;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300170;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 30017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肉减少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硬化住院患者199例,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人体测量、血生物化学检查,根据体成分分析测得的四肢骨骼肌含量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和无肌肉减少症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筛选影响肌肉减少症发生的因素;随访48个月,比较两组生存、并发症发生情况。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肌肉减少症在肝硬化中的发生率为36.7%,在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中最为多见(62.5%),其次是并发腹/胸水患者(37.6%)。有营养风险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者(P < 0.05),即使无营养风险者也有14.8%合并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组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身体细胞量低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 < 0.05),浮肿指数(ECW/TBW)高于后者(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并发症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合并肌肉减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随访期间肌肉减少症组病死率高于无肌肉减少症者(P < 0.05),反复腹/胸水、肝性脑病、感染的发生率亦明显升高(P < 0.05)。结论肌肉减少症是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表现之一,使患者病死率、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升高,对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老年、男性患者、BMI越低、并发肝性脑病,肌肉减少症发生风险越高。

  • 标签: 肝硬化 肌肉减少症 骨骼肌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老年人小腿围和四肢骨骼肌指数、握力、步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小腿围与低骨骼肌肌量、力量和功能的诊断界值,验证小腿围在肌肉减少症评估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体检中心、上海4个社区招募2 294例老年人,其中男性954例,女性1 340例,平均年龄(71.6±8.7)岁,采用体成分仪检测四肢骨骼肌肌量(ASM)、上肢骨骼肌肌量(UMM)和下肢骨骼肌肌量(LMM),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四肢骨骼肌指数=ASM/身高2)。测量步速,并用握力器测量握力。测量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右小腿围和腰围。结果不同性别老年人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步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的身高、体重、ASM、四肢骨骼肌肌量/身高2、UMM、LMM、握力、小腿围明显高于女性(P<0.05)。≥80岁老年人小腿围明显低于70~79岁年龄组和60~69岁年龄组(P<0.05)。≥80岁老年女性小腿围明显低于70~79岁年龄组和60~69岁年龄组(P<0.05)。小腿围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与身高、体重、BMI、握力、UMM、LMM、四肢骨骼肌肌量/身高2呈正相关(P<0.01),小腿围与步速没有相关性(P>0.05)。在小腿围与低四肢骨骼肌肌量/身高2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男性小腿围截断值为35.1 cm(特异度为0.721,敏感度为0.803,曲线下面积为0.809);女性小腿围截断值为33.6 cm(特异度为0.774,敏感度为0.778,曲线下面积为0.827)。结论老年人小腿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小腿围与低骨骼肌肌量的截断值为男性35.1 cm、女性33.6 cm。应重视小腿围在肌肉减少症中评估和诊断的重要性。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小腿围 握力 骨骼肌肌量 骨骼肌力量 骨骼肌功能
  • 简介:摘要肝病相关的肌肉减少症是继发性肌肉减少症,亦是肝硬化患者中常见的肌肉异常,常被医生所忽视。慢性肝病患者存在食欲减低、蛋白质摄入不足、门静脉高压症造成的消化不良以及高代谢状态等使得骨骼肌消耗加速。目前肌肉减少症被公认为是肝脏外科术后发生并发症以及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影响了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目前肌肉减少症的诊断、对肝病患者的影响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移植 预后 肌肉减少症 骨骼肌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G肌肉注射对PCOS不孕患者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120例于本院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资料,患者均使用CC(枸橼酸氯米芬)促进排卵后指导同房治疗,随机分为HCG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GnRHa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各60例,分别给予HCG、GnRHa组诱导卵泡成熟。统计两组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及妊娠分娩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促排卵天数、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CG组OHSS、囊肿发生率分别为10.0%、11.7%与GnRHa组1.7%、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CG组LUFS发生率为15.0%,高于GnRHa组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在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及妊娠效果较好,与GnRHa促排卵效果一致,但HCG可能造成患者合并LUFS,临床需动态关注患者病情。

  • 标签: HCG GnRHa PCOS 排卵率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筛选子宫平滑肌肉瘤(UL)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远处转移的风险。方法利用美国NCI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收集共计810例UL患者相关临床信息,按7∶3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567例)及验证组(243例)。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确定UL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远处转移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化、肿瘤大小、手术及化疗为UL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应用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C-index为0.736,模型预测性能良好。结论UL患者远处转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远处转移风险,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诊疗。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肉瘤 远处转移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偏瘫肌痉挛中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点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脑卒中偏瘫肌痉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巴氯芬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fugly meyer评分与Ba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肌痉挛 巴氯芬 电刺激 神经肌肉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2019年4—9月抽取沈阳市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结合的方法,发放手术室护士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和自设的手术室护士人体工效学情况调查问卷,对300名手术室护士近1年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284份,有效回收率为94.67%。(1)近1年手术室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率为86.62%(246/284),颈部患病率最高72.54%(206/284),其他依次为腰部71.13%(202/284)、肩部62.68%(178/284)、背部48.94%(139/284)、膝34.15%(97/284)、手腕30.99%(88/284)、踝足25.35% (72/284)、髋臀21.48%(61/284)、肘14.79%(42/284)。(2)手术室护士工效学负荷总分为(51.21±8.10)分。负荷水平"高" "中" "低"者分别占3.17%(9/284)、80.28%(228/284)、16.55%(47/284),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962,P<0.001)。(3)患病组与非患病组不同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职称(χ2=8.883,P=0.031)、BMI(χ2=9.023,P=0.011)、每日平均工作时长(χ2=5.212,P=0.022)、人体工效学负荷(χ2=8.098,P=0.017)的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OR=1.808)、文化程度(OR=2.104)、职称(OR=1.686)、婚姻状况(OR=3.739)、每日平均工作时长(OR=2.205)是手术室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高,人体工效学负荷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每日平均工作时长、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导致发生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 影响因素 工效学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sclerosing rhabdomyosarcoma, 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MyoD1表达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至2019年20例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SRMS病例资料和切片。对肿瘤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对12例进行MYOD1基因Sanger法测序分析。结果20例包括儿童12例和成人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8个月至85岁,平均22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发生于头颈部7例,腹盆腔7例(腹腔4例、盆腔2例、左侧胸腹腔1例),上肢5例(左肩部2例、右腋下1例、右肱骨1例、左前臂1例),背部1例。肿瘤直径2.5~20.0 cm,平均6.2 cm。病理组织学观察,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排列,其中7例至少部分区域呈鱼骨样或人字形的束状排列,似成人型纤维肉瘤;4例可见不同程度明显的间质硬化,2例局部可见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结构,4例出现疏松黏液样区域,9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灶。有3例在梭形细胞之间有少量的梭形或多角形的横纹肌母细胞。在该组病例中,16例为纯梭形细胞,2例为纯硬化性,2例为梭形细胞/硬化性混合性横纹肌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梭形细胞均为结蛋白阳性,以及Myogenin和/或MyoD1不同程度阳性;而其他标志物,如广谱细胞角蛋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1、CD34、上皮细胞膜抗原、HMB45、H-cald、平滑肌肌动蛋白和S-100蛋白均阴性。12例测序病例中,有4例(4/12)检测到MYOD1基因p.L122R位点突变。有效随访12例,时间1~51个月,3例因多发转移死亡,3例复发,2例带瘤生存。结论SRMS是少见类型的横纹肌肉瘤,好发于头颈部,多见于儿童,成人较少见。有MYOD1基因突变的SRMS通常有弥漫的MyoD1核阳性,与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肌D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 作者: 朱帅 张大伟 王生才 段超 于彤 何乐建 邰隽 秦红 马晓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5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头颈外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肿瘤(NRST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此类肿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认识。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6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房的NRSTS患儿共29例。重点收集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国际横纹肌肉瘤协组(IRS)分期、小儿肿瘤协组(COG)危险度分组与预后关系。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10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29例患儿,男14例,女15例,年龄7~169个月,中位年龄为59.5个月。病理类型共10种,滑膜肉瘤、婴儿型纤维肉瘤、恶性横纹肌样瘤各5例,其他病理分型共14例。肿瘤原发于头颈部10例,四肢及躯干6例,内脏器官13例,发生远处转移者10例。IRS分期Ⅰ期及Ⅱ期患儿12例,Ⅲ期及Ⅳ期患儿17例。所有患儿均进行手术、化疗和/或放疗,术前化疗者9例,术后化疗者17例,无法手术切除者3例。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4~89个月)。29例患儿死亡6例,其中恶性横纹肌样瘤最多,为3例。所有患儿2年总生存率为77.4%,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3.2%。单因素分析提示IRS分期、COG危险度分组及原发部位与预后相关。IRS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5.0%及35.9%(χ2=7.303,P=0.007),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及61.8%(χ2=4.81,P=0.028);COG危险度分组低危组与中高危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分别为66.7%及44.7%(χ2=4.155,P=0.042),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及66.3%(χ2=3.383,P=0.066);原发部位位于内脏及非内脏部位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3%及92.9%(χ2=4.202,P=0.04)。结论小儿NRSTS临床表现异质性强,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发部位位于内脏器官、IRS分期Ⅲ~Ⅳ患儿预后差。

  • 标签: 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肿瘤 临床特点 预后 儿童
  • 简介:摘要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疫情到目前为止还在持续。现有流行病学显示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普遍易感,有基础疾病或60岁以上患者是COVID-19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对于罕见病,尤其是对呼吸道感染易感而且一旦患病极易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神经肌肉病患儿,如何加强防护和进行居家康复,目前需要更多的关注。因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和《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以婴幼儿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为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疾病诊治方案和SMA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结合儿童COVID-19的临床特点,制定了以SMA为代表的神经肌肉病患儿COVID-19的防控建议以及疫情期间康复训练和用药指导的专家建议,以指导合并COVID-19的神经肌肉病患儿的诊治及其居家管理、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偏瘫肌痉挛中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点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脑卒中偏瘫肌痉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巴氯芬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fugly meyer评分与Ba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肌痉挛 巴氯芬 电刺激 神经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