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迎来了飞速发张,特别是采用深度学习技术的医疗器械软件日益增多。该类软件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运用,另外一方面也作为医疗器械的产品受到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制和监管,本文选取结节影像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从国家已公开相关内容的专利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类产品和技术的监管要求,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监管挑战,提供相应的研究和建议。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疗器械 肺结节诊断 专利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是分析了临床护理对肺炎患者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主要影响。方法: 选取到了我院 76肺炎患者为这次研究对象,然后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成了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 38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到了常规的一些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基础上到了临床护理的路径。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功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具体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患者,此对比差异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着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能有效的改善到肺炎患者的功能,值得被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 临床护理路径 肺功能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影像征象,对其进行分析鉴别。方法:本研究收集在 2016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检查的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支气管囊肿各 50 例,对选取到的所有病例实施 X 线检查和 CT 检查,对比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区分。结果: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囊肿在影像显示的腔内积液、周围组织是否出现炎症、周围器官是否移位等方面具有差异, p<0.05 。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囊肿进行鉴别,可以观察病灶大小、腔内积液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判断。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 ; 多发先天性支气管 ; 囊肿 ; 影像鉴别    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具有相同的起源位置,因此在许多影像学诊断当中两者具有极其相似的表现,很难对其进行鉴别诊断。 X 线、 CT 检查常用于这两种支气管疾病的检查中,具有各自的影像优势 [1] 。本文主要分别收集我院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病例展开影像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在 2016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检查的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支气管囊肿各 50 例病例数展开分析。支气管扩张症组病例中男性 27 例、女性 23 例,年龄均在 10 岁至 70 岁间,年龄中值为( 30.2±2.7 )岁 ; 多发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病例中男性 28 例、女性 22 例,年龄分布于 10 岁至 72 岁间,年龄中值为( 32.7±3.1 )岁。     1.2 方法 对本研究收集到的病例展开 X 线诊断和 CT 检查,其中 X 线胸片诊断检查参数设置如下:正位(焦片距离在 150cm 至 180cm 之间,管电壓在 110 ~ 125kV 间) ; 侧位(焦片距离为 180cm ,管电压为 125kV )。 CT 检查:扫描范围为患者尖部位置至两侧肋隔角,其参数设置如下:螺距选取 1mm ,层厚选取 10mm ,层间距选取 10mm[2] 。     1.3 观察指标 [3] 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病例影像学资料,观察内容包括空腔位置、大小、形状、壁厚、是否存在壁结节、是否存在炎性渗出、是否存在组织结构变化等。     1.4 统计学方法 对取得的数据实施统计学软件 SPSS20.0 分析, % 表示计数数据, x2 检验, p<0.0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X 线和 CT 影像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组出现腔内积液、积液面形状为弧形、周围组织出现炎症、纹理紊乱、纵膈患侧移位的数量分别为 47 例( 94% )、 47 例( 94% )、 21 例( 42% )、 40 例( 80% )、 7 例( 14% ) ; 多发先天性囊肿组出现腔内积液、积液面形状为弧形、周围组织出现炎症、纹理紊乱、纵膈患侧移位的数量分别为 7 例( 14% )、 5 例( 10% )、 3 例( 6% )、 3 例( 6% )、 0 例( 0% )。在以上各项影像学征象中,支气管扩张症出现例数和多发先天性囊肿具有显著差异 x2=20.183 , p=0.000 。    影像表现:支气管扩张症出现的空腔大都在下位置,直径通常小于 1cm ,内部存在积液,液面大都为弧形,周围组织经常存在炎性,少部分为结核病变,部分病例出现纵膈移位 ; 多发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病灶平均分在上、下,很少出现腔内积液,极少数存在积液,也为水平,壁厚均匀,不存在纵膈转移的情况。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主要是因为支气管管壁弹性组织先天不足或者是后天被破坏,降低管壁的稳定,在支气管内部会淤积分泌物以及进行长期剧烈咳嗽,导致支气管内压升高,支气管扩张症也可以由不张、肺纤维化导致的支气管外力牵拉导致的,后天性支气管扩张主要的因素为支气管反复感染和阻塞 [4] ,这两个因素相互促成相互影响。多发先天性囊肿则是因为胚胎的发育出现障碍,索状支气管在演变过程进行不完全,无法形成贯通的中空管状结构,而使得远端位置已经发育完好的支气管中的分泌物无法排出,从而会不断积聚、膨大,出现含液囊肿,囊肿具有很薄的囊壁,没有弹力组织,单独发育会出现孤立性囊肿,多支发育则为多发性囊肿,该类囊肿通常为含气囊肿。    临床中,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囊肿具有极其相似的症状,且一般的检查表现也相同,因此在两者疾病鉴别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研究特将 X 线检查和 CT 影响检查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囊肿的影像鉴别中,进行分析如下: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囊肿都要具有局部薄弱、膨大的支气管管壁,因此其病变位置都会出现薄壁类环形透亮影,在腔内有些存在积液,有些没有。除了囊腔大于 3cm 的患者,其他患者囊腔比较小,积液会因为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的作用出现弧形凹面,因此存在下壁厚、上壁薄的情况 [5] 。在本次研究中支气管扩张症病例中有腔内积液的含多数,而多发先天性囊肿只有 7 例,进行推测,主要是因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支气管管壁没有足够的弹力组织,收缩比较困难,很难将分泌物完全排出,而多发先天性囊肿患者管壁膨胀,进行收缩可以排出分泌物。同时,支气管扩张症会出现支气管反复感染和阻塞的情况,会使得间质增厚、纤维化,可以在影像图像中发现存在明显的支气管柱状以及囊状扩张,本研究数据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组别并发周围炎症、纹理变化、纵膈等周围组织移位的例数比较多,支气管囊肿只出现 3 例周围炎症。    综合本次研究可以得出,支气管扩张症和多发先天性囊肿的病理成因具有一定的差异,进行检查形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在实质上却不同,可以观察病灶大小、腔内积液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李晓华 . CT 影像诊断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作用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 2 ( 20 ): 33-34.    刘炫,张国明 . 常规 CT 与多层螺旋 CT 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对比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 2 ( 16 ): 50-51.    王新强,柴修山 .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CT 表现特点及临床病理分析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 , 11 ( 05 ): 529-531.    谢岗 . 支气管扩张症与多发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影像鉴别 [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9 , 34 ( 01 ): 70-72.    刘春萍 . 支气管灌洗治疗肺炎性不张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及支气管扩张征并感染 [J]. 中外医疗, 2008 , 27 ( 12 ): 20-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无创通气治疗慢阻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为慢阻合并 2 型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无创通气治疗时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 方法: 将来我院就诊的慢阻合并 2 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控制在 2018 年 6 月,截止时间控制在 2019 年 10 月,在此时间段之中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一共有 104 例。开展本次研究前,共设置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入两个小组之中,保证两个小组中的患者数量相同。开展研究时,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所有被纳入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所有被纳入观察组患者均接受综合护理,以此来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时间、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方面,都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势(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慢阻合并 2 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统计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综合护理,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无创通气治疗 慢阻肺 2 型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气道重塑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西医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指标、CT 气道重塑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指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气道指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改善患者功能及气道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疏风解毒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重塑指标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