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马克主义美育观遵循实践和规律的尺度,主张审美教育与真、善的统一,通过发现美、欣赏美、提升美来促进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马克主义美育观主张审美教育要同社会的主流需求相契合,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以辩证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主义美育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审美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真善美 实践 人的全面发展
  • 简介:信仰是人主观充足的状态,是希望、信心、信念的最高级,内含最理想图景,蕴含最深厚伟力。信者对信仰对象坚信不疑,为信仰对象至真至善至美至能之终极性而慑服,委身信仰对象而期许终极关怀。信仰高于理智,是一种价值取向、精神状态。马克主义主张先求证后信仰,宗教要求先信仰后求证。信仰的主体、主导方面是情感,是对信仰对象无条件的爱,伴随有畏、依赖感、神圣感,故信者总是激情满怀。与此相关,信仰也总表现为坚不可摧的意志,是转化了"本我"(依弗洛伊德理论)的磅礴动力,实现了对有限自我的超越,化身无限。最终,这些都在信仰者的行为中展现出来。

  • 标签: 信仰概念 马克思主义视域 解读
  • 简介:马克、恩格斯人学理论主要包含三项内容:一是人的需要理论;二是人的本质理论;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这一理论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构成了马克、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前提、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深入研究马克、恩格斯人学理论,对我们全面掌握马克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科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人学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合理推进当代中国的“新启蒙”,需要从历史性和结构性两个维度来充分发掘马克对启蒙传统的继承与批判。从历史性角度看,马克对启蒙传统的批判继承逐步深化为针对“市民社会一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扬弃,始终伴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所理解的启蒙传统也先后呈现出三重面向:一是作为精神运动的启蒙;二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启蒙;三是作为物化的经济制度的启蒙。从结构性角度看,马克对启蒙传统的批判继承形成了三个彼此关联的问题域:一是政治“异陌化”即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裂问题;二是经济权力的主导即市民社会的自我分裂问题;三是资本的统治即经济关系的内在矛盾问题。在这些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方式上,马克与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及其自由主义、非理性主义后裔具有本质差异。当代中国需要规避启蒙思潮与反启蒙思潮的抽象对峙,自觉汲取马克反思和超越启蒙现代性的精神资源,实现发展道路的合理选择。

  • 标签: 马克思 新启蒙 现代性 继承 批判
  • 简介:"类生活"是马克既区别于黑格尔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理念,在马克看来,真实的人固然是现实的、个体的、自然的人,然而,如果人离开了所生活的"类",离开了社会,人的存在就只能是一种孤立的从而也必然是抽象的存在。马克的"类生活"虽然具有费尔巴哈的话语色彩,但却超越了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所承认的"类"存在物只是针对"生理学"意义上的人即自然的人本身,而没有真正触及到社会中的人即人的"类生活"。因此,我们说马克的"类生活"之所以高于费尔巴哈,就在于马克已经看到人的真正本质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标签: 人的存在 类生活 人的解放
  • 简介:《马克靠谱》系列出版物用全新的理念为年轻人走近马克、学习运用马克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受到80、90后的欢迎和追捧,这其中有何奥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90后 年轻人 出版物
  • 简介:马克主义在中国传播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出版多部专著,发表大量的论文。本文以时问为坐标把马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进展,大致分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50年代至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新世纪以来几个阶段。

  • 标签: 中国近现代 马克思主义 传播研究 述论 中共党史研究 政治思想史
  • 简介:马克从主体实践的三个维度——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精神世界的维度,赋予主体性丰富的内涵,为解决当下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冲突不断以及人们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考方向,这也正是马克实践主体性思想的当代意义所在。

  • 标签: 马克思主体性 自然 社会 精神世界
  • 简介:自由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西方思想史上,学派林立,观点纷呈,马克主义创始人以前人的思想为基础,第一次把自由建立在现实的基石之上。马克主义与西方自由观相比,既有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不同,也存在思想观点诸如自由与平等、自由与法律、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等具体问题上的根本性分歧。只有通过对马克主义与西方自由观的差异进行比较,才能真正了解西方自由观的本质,准确理解马克主义自由思想的精髓。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西方自由观 价值追求 差异与分歧
  • 简介:今天我们讨论马克主义如何切人现实的问题,仍然需要从马克主义创始人那里去吸取经验和营养。马克早期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与青年黑格尔派、激进批判家发生了理论视野的分歧。在马克看来,国家、宗教、人们的观念、道德等的异化应该从人们的现实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异化中去理解。他因此与恩格斯一起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由宗教、人们的观念、道德等领域转向其经济关系,由国家领域转向市民社会领域。

  • 标签: 历史语境 马克思批判思路 现实意义
  • 简介:4月19日,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民投)宣布,其旗下中民国际已经顺利完成对诺保险国际集团的收购,交易总金额约为25亿美元。

  • 标签: 保险 收购 美元 国际 公司 股份
  • 简介:现代性批判是近现代以来人的生存境遇及其反思的哲学话语表达。马克针对现代性问题批判了异化劳动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扭曲,并以资本批判为核心来重塑人的社会性。现代性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因此马克在现代性批判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方案——人学道路,对此西方马克主义者也形成了自己的批判理论,将现代性批判问题融进了人学意蕴,并对我们现代的社会建设和人的发展问题产生了重要启示。

  • 标签: 异化 资本 现代性批判 人学
  • 简介: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变化,需要用新的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寻求新突破,力争做到教育理念阵地化、教育方式个性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手段多元化、教育载体网络化、教育过程实践化、教育机制协同化。

  • 标签: 新常态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期和社会转型期,以人为本的马克主义终极价值和话语权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挑战。对此,我们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着手,探究马克主义终极价值和话语权的发展路径。

  • 标签: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 终极价值
  • 简介: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倡议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印尼,其新任总统也提出“海洋强国”的施政理念.由此引发印尼社会对中国“一带一”倡议以及中印尼合作前景的强烈关注与讨论.本文聚焦印尼社会各界对“一带一”的反应与讨论,从3个方面,即“一带一”是中印尼合作的新机遇、“一带一”是“威胁与控制”、“一带一”可能引发印尼的社会冲突,来考察与分析印尼社会各界对“一带一”的认知.本文认为以下3种观点值得关注:第一是印尼政府相关部门与相关利益群体对“一带一”倡议抱有积极的认知与反应,认为“一带一”倡议有助于中印尼合作与印尼发展;第二是知识界精英则普遍保持谨慎、怀疑甚至批评的态度,认为“一带一”负面影响较大,是“新殖民主义扩张”的表现;第三,有学者警告关注中国在印尼影响的扩大与加深可能会激化一些社会矛盾.毋庸置疑,“一带一”为中印尼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需要中印尼双方共同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负面认知与影响,努力推动中印尼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印尼 全球海洋支点
  • 简介:因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一带一"沿线地区长期是恐怖主义活动频繁、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多发的地带,是受恐怖主义影响的重灾区。"9·11"事件后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沿线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比如更多地指向软目标、"伊斯兰国"崛起、借助高科技手段等,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国际反恐合作、西方国家反恐"双重标准"、恐怖主义滋生土壤等有重要关系。

  • 标签: “一带一路” 恐怖主义 弧形带 “伊斯兰国” 双重标准 基地组织
  • 简介:蒙古的永久中立有其国家发展的必然性,在蒙古经济下滑明显的具体情境下,这种"中立"将会对中国推进"一带一"倡议产生怎样的影响?2015年10月20日,蒙古国外长普日布苏伦在记者会上表示,蒙古国成为"永久中立国",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包括与中俄两个邻国的外交政策,不会产生影响。

  • 标签: 永久中立 具体情境 勒贝格 经济下滑 对外战略 中国机遇
  • 简介:自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倡议以来,'一带一'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一带一'建设除了需关注经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还需关注建设过程中的软性内容,如语言、文化等,以更好地实现民心相通。因此中国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要处理好以下关系:外语能力建设与外语战略规划的关系、一般外语人才与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关系、外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以及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只有这样,针对'一带一'的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才能够有序展开,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才能真正为国家所用。

  • 标签: 外语能力 外语人才培养 文化学习 外语专业 战略规划 通用语
  • 简介:先生是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倡导者、领跑者、学术带头人,是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亲历者,对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产生了显著的学术影响力。但是,2005年12月25日圣诞节,周先生不幸因病英年早逝,是我国犯罪学界的重大损失。

  • 标签: 周路 中国犯罪学 犯罪学研究 犯罪调查 青少年犯罪 犯罪规律
  • 简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为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而提出来的。“一带一”作为我国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这五大发展理念。

  • 标签: 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 “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