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中印经济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 标签: 中印经济 比较 思考
  • 简介:"洞朗事件"的最后结果对中印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是中方强调的互利共赢外交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印新一轮战略博弈的开始。中方需要深入反思这一事件的成因及处理过程。作者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中方没有进行战略优势转化并在战术层面缺少一线战术规则;二是中方需要调整完善国家安全体制以实现对应急突发事件的跨部门机制性处理;三是中方应当针对印方战略动向和后续影响做好战略战术层面的调整。

  • 标签: 中国 印度 战略 战术 “洞朗事件”
  • 简介:印巴水资源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频频出现在两国交涉的议题中。引发印巴两国水资源纠纷.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政治上,水资源与两国在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相互交织;经济上,地理环境决定了两国的生存与发展对共同的水资源的依赖。水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两国所面临的共同压力,随着两国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而气候环境变化导致全球性缺水趋势加剧,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印巴两国只有在加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在水资源安全问题上加强对话并建立协作机制,重视和加强相关技术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 标签: 水资源安全 印巴关系
  • 简介:联盟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种国家间关系,对其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有助于学者们将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国际关系研究.围绕着联盟的起源这一主题,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在最近的十多年来,这一主题的研究又与单极体系内的联盟现实相结合,提出和分析了如下方面的核心问题:联盟需要什么样的共同利益基础;制衡性的联盟为何没有出现;国际结构如何塑造大国的联盟选择;地理因素如何影响联盟的形成以及联盟起源的其他根源有哪些.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总的来看,现实主义范式的研究占据了主流地位,系统性的理论创新不够,并没有提出解释联盟起源的新的核心概念,即如果把联盟界定为一种明确、稳定的战略关系,而非仅仅是针对安全威胁的军事同盟的话,仅有结构现实主义和威胁平衡理论是不够的;联盟起源的理论研究仍然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建构一种更加普遍的、有强大解释力的利益关系概念,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国家的联盟选择战略,将会有助于更加具体深入地了解联盟的起源.

  • 标签: 联盟的起源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理论进展
  • 简介: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口“维护地区稳定”而发动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它表明,冷战思维在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并已危及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新干涉主义”正是其集中体现。而科索沃战争不仅没有实现美国和北约的基本战略意图,反而激发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使美国和北约处于进退维谷之地。

  • 标签: 科索沃战争 北约 地区稳定 冷战思维 “新干涉主义” 世界和平
  • 简介: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在全球得到广泛回应,不乏对其可测量性、可操作性、生效条件、适用范围的质疑,并存在误读和滥用。软实力理论对国家实力中文化等因素的强调,对中国等文化资源深厚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需认识到,奈的软实力理论着眼于美国在战略收缩背景下如何维系全球领导权,中国则面临不同的语境与诉求,需接入符合自身历史传统、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本土思考框架,规避可能面对的“话语陷阱”,形成独立可行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路径,尤其是要契合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目标。中国学界广泛展开了有关“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对话与建设,与文化领域的各种实践同步展示了中国对软实力理论的本土诠释与超越,也推动了文化安全议题成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安全体系的重要关注。基于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资源与未来发展目标,基于一种面向未来的“务实、自信、开放、多元”的“文化安全观”,推进以文化传统、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为内核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应对外来文化影响、保持文化独立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为未来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基本举措。

  • 标签: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观
  • 简介:美巴反恐合作已有十年,两国在反恐合作机制方面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美巴矛盾和基地组织的新特点,不仅加大了今后美巴联合反恐的困难,也很难使美国反恐战争走出"越反越恐"的怪圈。在后拉登时代,如果不反思前一阶段的反恐合作,美巴将难以开启未来反恐新局面。

  • 标签: 美巴合作 反恐 进程 反思
  • 简介:按照洛特曼的文化对话机制,当两种异质文化接触和交流时,接受者接受外来文化通常要经过五个阶段。而且,要使对话能够进行,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18世纪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拉开了与西方文化广泛交流的序幕,这个时期是俄罗斯接受外来文化的第一阶段。到了19世纪反法战争的胜利使俄罗斯人的民族意识和个人意识空前觉醒,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是文化发展的大好契机,俄罗斯民族抓住了这一契机,贵族精英阶层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进而达到实践的文化自觉,促成了19世纪俄罗斯文化的高涨,迎来了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这是俄罗斯接受外来文化的中间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从此,俄罗斯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洛特曼所说的文化接受的最后一个阶段。

  • 标签: 俄罗斯 文化 Ю.М.洛特曼
  • 简介:本文以中国潮剧在泰国本土化的两种形态一酬神潮剧和泰语潮剧为研究对象,探讨泰国华族与佬族是怎样在泰国潮剧这一场域中实现国家与社会地位关系的转变的,进而尝试分析潮剧如何超越国界与族群社区,在泰国多元文化结构中获得特殊的社会意义,同时揭示体现在泰国渐剧发展形态中的艺术与社会政治、不同文化、不同艺术传统之间的关系。

  • 标签: 酬神潮剧 泰语潮剧 社会场域
  • 简介:2015年是人类空前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二战的破坏可谓空前,但其是否绝后,却还有待观察与思考。正如我们可以把战争分为“热战”与“冷战”一样,和平同样也可分为“冷和平”(假和平)与“真和平”。“冷和平”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冷和平”容易给人以和平的假象,以为和平就是必然的,战争离我们很远,从而使得某些中小国家容易“任性”,大国容易缺乏包容,低端政治问题容易“越位”,这反而容易酿成真正的大危机与大危险。近期西方战略学者发出的“基辛格之忧”与“哈斯之问”也反映了对“冷和平”的忧虑。国际社会如果对“冷和平”状态认识不够、处置不当,则有可能导致国际战争的再现与和平的终结。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结合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大国博弈的背景,对国际安全与战争问题做战略思考,可以发现:从历史维度来看,人们对国际战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从现实维度来看,当前中小国家“任性”乱为,大国博弈暗流涌动,“冷和平”状态令人担忧;从未来维度来看,中关关系与中日关系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大国关系因素,也是中国对国际战争问题进行战略思考与未来展望时所无法回避的。中国要妥善谨慎地处理好中关关系与中日关系,未来爱好和平的中国将会成为遏制国际战争的重要力量。

  • 标签: 国际安全 冷和平 国际战争 大国博弈 中美关系 中日关系
  • 简介:“集体性失明:反思中国学界对伊战、阿战的预测”一文通过分析部分中国国际问题专家十年前对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的预测与判断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并由此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近乎“休克式”反思。该文在材料选择与使用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其悲观的结论不能不让读者质疑;且文章“破”多“立”少,不利于推进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深入发展。

  • 标签: 选材 用材 观点 质疑
  • 简介: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既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理的过程。作为心理过程一个重要方面的想象,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具有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对原有表象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形象或概念;对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对象加以直观理解而形成认识;对感性材料进行筛选而形成科学概念。

  • 标签: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心理过程 创造性想象 认识飞跃 认识的飞跃
  • 简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国际金融大危机,大危机引致大冲击,导致大衰退,引发经济、社会、政治等系列危机,对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大危机的压力下,相关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国际社会致力全球治理,然而应对举措更多地集中于扬汤止沸,停留在表面文章。作为危机元凶的金融垄断资本,其实力与势力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增强;贪婪与投机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不断强化。如此,解决旧危机的果,极有可能成为引发新危机的因。

  • 标签: 金融危机 十周年纪念 经验教训
  • 简介:十年前中国国际问题专家对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的预测与判断,不论是战略判断还是战术预测,大多与事实相去甚远。当时那些预测背后的理论、事实、逻辑、方法,不仅反映出学界对两场战争的研究轨迹和缺陷,还可以折射出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无序混杂,构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奇形怪状的基石,浮躁的学风和研究激励机制则进一步加剧了乱象。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研究方法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 简介:本文对马氏人口论所提出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所产生的消耗压力,将必然减缓经济增长,甚至引发经济倒退的理论进行反思,并通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实例分析,推理出在新经济增长模式下.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并非负面的因素,而有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人口理论 新经济增长 印度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