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颅脑损伤凝血功能紊乱相关颅内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4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康复率,已经有32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及时的确诊与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

  • 标签: 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紊乱相关颅内出血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指标与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关系及对脑心综合征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实验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后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脑心综合征以及凝血疾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选取其凝血以及指标作为观察指标,探讨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和脑心综合征与凝血以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APTT、TT、PT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D以及TFPI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和纤维指标升高是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疾病进展以及脑心综合征的高危因素。结论: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液普遍处于状态,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重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应警惕患者出现凝血指标升高的情况,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 简介:颅脑损伤能激活凝血系统[1],造成状态和继发的亢进,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重型颅脑损伤凝血改变研究较多,但对轻中型颅脑损伤凝血改变总结很少.本文拟对后者作一探讨.

  • 标签: 颅脑损伤 凝血 改变 患者 纤溶 亢进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期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有凝血功能障碍的22 例为观察组,无凝血功能障碍的24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不同。结果 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低体温、酸中毒、休克比例显著增高,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病死率分别为9.30% 和31.81%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GCS 评分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分析2013-07-2015-05我院ICU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28d预后分为存活组(n=45)和死亡组(n=35)。入院24h内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并进行APACHEⅡ及SOFA评分。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评价各组间凝血指标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组PLT、Fib水平显著降低,PT、APTT、TT显著延长,D-D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存活组PLT降低,PT、APTT延长,D-D水平升高(均P〈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TT显著延长,Fib水平显著降低(P〈0.01)。死亡组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OR=1.089,95%CI:1.012-1.173,P=0.024)和APACHEⅡ评分(OR=1.142,95%CI:1.051-1.240,P=0.002)为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TT及Fi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2s(95%CI:0.570-0.813,P=0.003)和2.35g/L(95%CI:0.595-0.834,P=0.00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因此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凝血紊乱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凝血、抗活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及发色底物法测定2型DM患者血中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抗凝血酶(AT)、组织型酶原激活剂(t-PA)和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bg)测定为Claus法。结果:①2型DM患者的Fbg、F1+2、SFMC、及PAI-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AT和t-PA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②DM有并发症组与DM无并发症组相比较,上述凝血、抗各指标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指标改变的幅度随病变的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2型DM患者的凝血活性亢进、抗活性降低,导致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血液状态,当DM患者有并发症存在时更为明显。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使用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凝血 抗凝 纤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抗指标的变化对治疗的作用。方法将9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9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AT)、酶原(PLG)、纤维蛋白原(Fib)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及机制的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在防治肝硬化患者出血时,不仅要纠正凝血因子改变,还应关注抗纤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功能 抗凝 纤溶指标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方法。方法27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分为不同年龄段,均采用药物、声光电刺激及运动训练等在综合康复治疗2~5个月。按持续性植物状态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者的病程与年龄段与康复疗效有关,10~30岁年龄段及发病3个月内的治疗效果最显著。结论系统地综合康复治疗科明显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率,且年龄愈小发病时间越短,康复效果愈好,大部分植物状态患者有康复的可能性。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颅脑损伤 促醒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的特点,为该疾病的早期防治和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列有高血压病史且伴有脑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参照欧洲卒中量表(ESS)将其分为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收集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入院4小时后收集其血液,检测其中凝血酶(TAT),抗凝蛋白酶含量(AT),外周血小板含量(PLT),D-二聚体(D-D),酶—α2—抗纤酶复合物(PAP)组织酶原激活剂(t-PA)。并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首先对患者进按照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做对比,差异不明显,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接着比较患者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差异,其中TAT(F=27.511,P=0.000)、AT(F=102.582,P=0.000)、PLT(F=3.179,P=0.044),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对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其活性指标进行了比较,其中D-D(F=25.068,P=0.000)、PAP(F=9.965,P=0.000)、t-PA(F=66.185,P=0.000),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会对患者额的凝血状态造成影响,且神经功能损伤愈严重,患者的指标会大幅增高,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不利的影响。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凝血抗凝 纤溶状态 动态变化 预后
  • 作者: 张明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660
  • 简介:颅脑损伤(TBI)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是原发性损伤,即脑部遭受外界伤害时所引起的组织损害,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来避免;第二是继发性损伤,即原发性损伤之后产生的细胞及其相应的级联反射损害。TBI的临床与原发性损伤的程度、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时间以及程度有关,而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则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健康世界》2020年第10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头部受到外力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引起脑部组织的损伤和功能异常,因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 标签: 颅脑损伤;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