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的乳品市场可以说是非常的热闹,三元、光明、伊利、蒙牛、三鹿、完达山一起上阵。不过更多的时候似乎都是围绕液态奶产生的话题,产品同质化让乳品竞争日趋白热化。当乳业巨头把目光纷纷聚焦在谁比谁地盘更大时,有的企业则开始在竞争的夹缝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和乳品有关的高端产品——牛初乳应运而生。牛初乳的出现,无疑成为市场格局重新划分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 标签: 乳品加工工业 市场竞争 蛋白质 消费者 中国 食品工业
  • 简介:2003年冬天,伊利集团推出了伊利-奥力星牛初乳,中国的乳业明星企业终于进军了牛初乳市场。SARS让世人明白了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性,短短两个月,增强免疫力的产品销量竟高达100多亿元,尤其是牛初乳产品,由于其享有“免疫之王”的美誉,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在欧美和印度,牛初乳食用的传统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牛初乳是健康奶牛自分娩后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因其富含人体抵抗疾病及长生发育所必须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具有保健、抗病、抗衰老等功效。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从国外引进牛初乳的概念。短期内市场上一下子涌现出了六七十种牛初乳,消费者不禁疑惑,哪里来的这么多牛初乳?业内人士知道,优质牛初乳有五个必备条件:1.取材自政府部门(如农业部门)监管的优质、天然的牧场。2.要有足够量的壮年母牛。3.工厂要与奶源基地保持很近的距离。4.具有低温脱脂冷链干燥技术。5.乳牛产犊后越短时间内的初乳,质量越好。所以说,牛初乳的生产是由资源和技术决定的,不是谁想生产就能生产的。伊利公司拥有亚洲最大的乳业生产基地,而且,伊利-奥力星牛初乳是集内蒙古无污染天然牧场的健康奶牛自分娩后...

  • 标签: 伊利进入 牛初乳市场 进入牛初乳
  • 简介:母亲产后数天(一般认为是12天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初乳数量较少,颜色为淡黄色,含有少量脂肪及大量蛋白质。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而且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物质——免疫抗体。以上这些都是最适合刚出生的新生儿的。

  • 标签: 初乳 微量元素 免疫抗体 抵抗疾病 内分泌 蛋白质
  • 简介:发酵初乳的制作制作发酵初乳一定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具体过程是:先将挤出的初乳用纱布过滤,存入干净桶里密封保存,并置于常温下自然发酵。每天要均匀搅拌两次。当初乳酸度达到85°T-130°T之间时,肉眼观察可见色泽微黄,气味芳香并略带酸味,搅拌时可见是黏稠度增加,上部呈块絮状,下部清流澈透明(乳清),这时发酵初乳制作完毕,备用。

  • 标签: 发酵初乳 犊牛 制作方法 饲喂技术
  • 简介:奶牛初乳作为纯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家畜繁殖和产科临床医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结合母牛常见的生理疾病,就牛初乳在产科医学的疗效进行综述。

  • 标签: 牛初乳 产科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降低初乳期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2年6月-12月在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18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产妇给以产科基础护理,干预组产妇在产科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产前和产后的护理干预,即产前宣教、产后心里干预、母乳喂养指导、饮食干预、乳房护理等全方面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水平。降低了早期乳房胀痛发生率、及时解除了乳房硬结和肿痛。提高了母乳喂养有效率。经检验、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降低初乳期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2年6月-12月在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18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产妇给以产科基础护理,干预组产妇在产科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产前和产后的护理干预,即产前宣教、产后心里干预、母乳喂养指导、饮食干预、乳房护理等全方面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水平。降低了早期乳房胀痛发生率、及时解除了乳房硬结和肿痛。提高了母乳喂养有效率。经检验、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中纳入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前者应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初乳进行口腔护理,后者应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及住院时间(吸吮力建立时间、达到全肠内喂养时间、开始喂奶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从喂养情况及住院时间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短,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早产儿 应用初乳 口腔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仔猪必须在出生后4小时内吃足初乳,因为此时的初乳不仅抗体水平高(IgG含量高达58.7mg/ml),而且不必经过消化就能完全吸收入血液中。仔猪出生后对免疫球蛋白的完全吸收能力仅可持续12~18小时,

  • 标签: 仔猪 初乳 IgG含量 免疫球蛋白 抗体水平 吸收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联益生菌制剂及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7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56例、B组59例和C组58例。A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母乳微量喂养;B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二联益生菌制剂;C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干预7 d后观察喂养不耐受改善情况,比较干预3、5、7 d时3组喂养不耐受率。比较肠道菌群、并发症发生率、NICU住院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速度。结果B组和C组患儿的摄入奶量均多于A组患儿,潴留奶量、潴留次数和腹胀持续时间均短于A组患儿,C组患儿的潴留次数和腹胀持续时间短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5、7 d时,3组喂养不耐受率均持续下降,B组和C组喂养不耐受率均低于A组,且干预3 d时C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屎肠球菌数量、枯草杆菌数量以及双歧杆菌数量对数值与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的比值(B/E值)均高于A组,B组和C组的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U住院时间由长到短为A组、B组、C组,恢复出生体重速度由慢到快为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减少早产相关并发症,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缩短NICU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比益生菌制剂略佳。

  • 标签: 婴儿,新生 极低出生体重儿 喂养不耐受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肠道益生菌 生长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乳口腔免疫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80例新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接受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早产儿接受初乳口腔免疫法进行护理。两组早产儿完成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胃肠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初乳口腔免疫法 早产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婴分离产妇初乳收集率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产科病房2018年2月~2019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收治的母婴分离产妇中,随机选取180例作为样本,观察“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效果。结果改善后,由产妇乳汁少或无、认为未到时间所导致的初乳未收集率均为2.2%,由产妇拒绝挤奶、用吸奶器代替所导致的初乳未收集率均为1.1%,与改善前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母婴分离产妇初乳收集率,有助于改善母婴健康状况。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母婴分离 产妇初乳收集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极低体重早产儿临床护理中采用初乳口腔涂抹的效果及对早产儿体重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极低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30 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早产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初乳口腔涂抹,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喂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喂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产儿 极低体重 初乳口腔涂抹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初乳口腔涂抹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74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观察组37例,行初乳口腔涂抹,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全肠道喂养、开始经口喂养、开始肠内营养和胎粪排空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患儿初乳口腔涂抹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初乳 极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初乳口腔涂抹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初乳口腔涂抹模式,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血清学相关检查指标。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血清学相关检查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初乳口腔涂抹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初乳口腔涂抹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次初乳喂养对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浙江萧山医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选出10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新生儿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初乳日喂养 < 4次,而观察组新生儿初乳日喂养 > 12次,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黄疸发生程度、黄疸持续时间、出生后7 d胆红素水平,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近亲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为(2.10±0.35)d,短于对照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4.25±1.5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P < 0.001)。两组新生儿1~5 d胆红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新生儿近亲属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5)。所有黄疸新生儿在接受短期多次蓝光治疗后均治愈,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初乳多次喂养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提高新生儿近亲属满意度,对母婴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初乳喂养 新生儿 黄疸 满意度 母婴健康 蓝光治疗 胆红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频脉冲治疗联合针筒收集初乳法在母婴分离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入组的72例母婴分离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手法按摩和负压可调节式吸乳器吸乳,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低频脉冲治疗配合针筒收集初乳。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及肿胀程度;产后3天的泌乳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42天母乳喂养方式。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乳房胀痛及肿胀程度轻,泌乳量多,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强,产后42天母乳喂养率高。结论对母婴分离初产妇实施低频脉冲治疗联合针筒收集初乳法可以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泌乳量多,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 标签: 低频脉冲 针筒收集初乳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