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微血管糖尿常见的特异性并发症,可累及肾脏、神经、视网膜、心肌等全身多个组织器官。胰激肽原酶作为一种经典的微循环改善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糖尿微血管并发症,其中的机制可能涉及保护内皮细胞、影响微血管生成和通透性以及减少组织纤维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改善微循环对于预防、延缓、治疗糖尿各种微血管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胰激肽原酶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心肌病
  • 简介:摘要糖尿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而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损害患者各脏器的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故糖尿微血管的防治已愈加受到临床重视。肠道菌群作为一种环境因素,与糖尿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且影响着糖尿微血管并发症的预后。该文中我们总结了肠道菌群与糖尿微血管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以及未来对肠道菌群和糖尿微血管的研究前景,旨在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糖尿及其微血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肠道菌群 微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铁代谢相关指标在2型糖尿早期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41例。单纯2型糖尿(T2DM)患者60例为T2DM组,非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47例为NPDR组,早期糖尿肾病(EDN)患者34例为EDN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铁、铁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铁与NPDR和EDN发生的关系。结果NPDR组[(16.22±5.06) μmol/L]和EDN组[(15.71±4.15) μmol/L]血清铁水平显著低于T2DM组[(18.38±5.91) μmol/L]。NPDR组和EDN组与T2DM组相比,病程、甘油三酯、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与糖尿肾病发生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是NPDR和EDN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925,95% CI:0.857~0.998,P<0.05;OR=0.899,95% CI:0.818~0.988,P<0.05),血肌酐和病程是NPDR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93,95% CI:1.027~1.160,P<0.05;OR=1.044,95% CI:1.014~1.075,P<0.05)。结论血清铁是糖尿早期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血清铁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糖尿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尿患者因高血糖毒性、胰岛素不足、钙磷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等影响骨代谢,导致骨密度下降,OP的患病率增高。本文就糖尿微血管(糖尿肾病、糖尿视网膜病变糖尿周围神经病变)合并O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微血管与血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610例2型糖尿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尿酸正常组(NUA组)和高尿酸血症组(HUA组),并收集其一般资料、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NUA组相比,HUA组有更高的男性患病率(68.7%)(P=0.000),DM病程更长(P=0.033),更高的Cr(P=0.000)及TG(P=0.000)、LDL-C值(P=0.012),饮酒(P=0.012)、高血压(P=0.000)及2型糖尿微血管(P=0.008)的发生率更高。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结果显示:HUA与2型糖尿微血管(OR=1.639,95% CI 1.031-2.611;P=0.037)、性别(OR=2.702,95% CI 1.491-4.895;P=0.001)、Cr(OR=1.050,95% CI1.038-1.063;P=0.000)、TG(OR=1.154;95% CI 1.043-1.277;P=0.005)、LDL-C(OR=1.281,95% CI 1.025-1.600;P=0.029)风险增加相关。结论HUA与2型糖尿微血管发生发展的风险增加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尿酸 微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糖尿足是糖尿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且糖尿患者截肢术后5年死亡率超过70%。下肢动脉疾病引起的缺血在糖尿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血管重建,不仅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截肢风险,还可以明显提高长期生存率。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良,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疗效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在临床实践中,掌握合适的适应症,结合患者及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器材及方法,结合最新慢性威胁肢体缺血(CLTI)指南的推荐意见,以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达到保肢和延长生存期的目标。

  • 标签: 糖尿病足 腔内治疗 下肢缺血
  • 作者: 李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讨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及饮食控制对早期糖尿肾病微血管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0年6月份到2021年6月份收治的早期糖尿肾病微血管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方法,另一组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及饮食控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糖尿肾病微血管患者来说,这样的治疗方式是有积极影响的,可以控制患者饮食,调节心态,防止抑郁,从而使得治疗更加高效,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系统化护理;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糖尿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病程终末阶段有截肢和死亡的高风险。严重肢体缺血是糖尿外周动脉疾病的最晚期阶段,骨骼肌肉的新生微血管的形成和血流恢复能力降低,外周肢体缺血肌肉的情况更为恶化。影像学技术已经成为临床评估糖尿外周动脉疾病骨骼肌微血管的新型诊断手段。作者就糖尿外周动脉疾病骨骼肌微血管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糖尿病 骨骼肌 微血管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微血管(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MVC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98例2型糖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是否合并微血管分为单纯糖尿组(50例)和微血管组(148例),对两组糖尿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不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将2型糖尿患者分为25羟基维生素D<50 nmol/L组(121例)和25羟基维生素D≥50 nmol/L组(77例),对两组患者MVCD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生MVCD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单纯糖尿组比较,微血管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44.1±19.0)nmol/L与(50.9±20.1) 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6,P<0.05)。25羟基维生素D<50 nmol/L组患者糖尿视网膜病变糖尿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7.2%(45/121)、43.0%(52/121)、54.5%(66/121),25羟基维生素D≥50 nmol/L组分别为20.8%(16/77)、16.9%(13/77)、32.5%(25/7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50、14.530、9.231,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5羟基维生素D为发生MVCD的保护因素[OR(95%CI):1.081(1.030~1.197),P=0.003]。结论MVCD的发生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有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是MVCD发生的保护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25羟基维生素D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lycosylated albumin,GA)、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在糖尿微血管(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MVC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患者共计295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微血管分为单纯糖尿组(217)和微血管组(78)。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2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GA、HbA1c水平,并进行单纯糖尿组和微血管组GA、HbA1c水平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患者发生微血管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GA、HbA1c分别为(23.9±10.1)%、(8.6±2.3)%,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4±1.2)%、(5.0±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628、21.636,P均<0.01)。单纯糖尿组患者GA、HbA1c分别为(22.8±9.7)%、(8.4±2.0)%,微血管组分别为(25.4±10.3)%、(9.2±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97、2.869,P值分别为0.047、0.00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A、HbA1c为2型糖尿患者发生微血管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088(1.030~1.157)、15.251(1.756~131.157),P值分别为0.003、0.014]。结论MVCD的发生与GA、HbA1c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A、HbA1c水平为MVCD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MVCD发生的预测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糖化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糖尿的诊断依据决定了控制血糖是糖尿治疗的首要任务,降低血糖可消除高血糖症状,预防急性代谢紊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治微血管并发症。改善糖尿患者的动脉粥样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预后必须全面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部分降糖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具有降糖外改善和延缓ASCVD、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疾病的作用,为改善2型糖尿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糖尿病 降糖药 大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脑小血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挑战,日益引起重视。早期发现和预防脑小血管具有重要的意义。视网膜微血管是唯一能够在活体上观察到的人体终末血管,可作为脑小血管相关性疾病的观察窗口。文中通过病理生理、定量定性分析等对眼底病变与脑小血管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脑小血管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视网膜微血管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2型糖尿微血管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 057例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根据是否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减退组(SCH组)。收集其一般情况、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SCH组女性发病率(58.02%)更高,同时发现,有更高的肌酐值(P=0.015)及血脂异常(P=0.003),此外,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SCH组有更高的高血压发病率(P=0.000)及糖尿微血管发生率(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单因素回归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SCH与2型糖尿微血管(OR=1.546,95%CI=1.143-2.535,P=0.044)、高血压史(OR=0.459,95%CI=0.302-0.697,P=0.000)、脂代谢紊乱(OR=1.115,95%CI=1.001-1.242,P=0.048)风险增加相关。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2型糖尿微血管的发生发展相关。提示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患者需及时定期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微血管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微血管病变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合并脑血管患者与无脑血管患者之间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探讨糖尿外周血管与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合并脑血管患者133例为观察组,无脑血管患者6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是否存在脑血管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探讨2型糖尿患者发生脑血管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存在颈动脉斑块者为66.17%(88/133),多于对照组的42.42%(28/66),且观察组中颈部血管严重程度更重,观察组颈动脉内膜毛糙者为24.81%(33/133),无病变者为9.02%(12/133),对照组颈动脉内膜毛糙者为33.33%(22/66),无病变者24.24%(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0,P=0.030)。观察组中存在下肢动脉斑块者为72.93%(97/133),多于对照组的42.42%(28/66),且观察组中下肢血管严重程度更重,观察组下肢动脉内膜毛糙者为22.56%(30/133),无病变者为4.51%(6/133),对照组下肢动脉内膜毛糙者为33.33%(22/66),无病变者24.24%(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3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及下肢血管糖尿患者发生脑血管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1.098(1.051~1.146)、1.240(1.015~1.515)、3.802(1.094~13.212)。结论2型糖尿合并脑血管患者,其外周血管更严重;高龄、血糖控制欠佳及下肢血管是2型糖尿患者发生脑血管的危险因素,且下肢血管糖尿患者脑血管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脑梗死 外周血管疾病 颈动脉疾病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对糖尿微血管具有多效性保护作用。笔者主要阐述GLP-1RA对糖尿肾脏糖尿视网膜病变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GLP-1RA的肾脏保护机制包括抗炎和抗氧化应激;调节电解质平衡,促进尿钠排泄;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高滤过状态;抑制肾脏纤维化的形成,并受多重代谢因素的影响。但GLP-1RA糖尿微血管保护背后复杂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发掘,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阐明。

  • 标签: 糖尿病,2型 微血管并发症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下肢血管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2000年1月-2020年4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下肢血管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9、SPSS 25、SPSS Modeler 18对药物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75篇,包括201个处方、186种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牛膝、红花;性味归经以性温为主,味甘为首,肝、心经为多;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补气药、补血药次之;关联规则分析提示黄芪、当归、川芎为最常见的药物组合。结论糖尿下肢血管治疗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为主,辨证兼施祛风散寒、温阳通络、化痰除湿、养阴清热之法。黄芪、当归、川芎为核心用药,可联用牛膝、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提升疗效。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消渴 活血化瘀药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糖尿神经病变(DN)和血管(DA)是糖尿最常见并发症,是糖尿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对其治疗多依赖药物。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综述该疗法在糖尿神经血管的应用,以期为DN和D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血管病变 体外冲击波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微RNA-375(miR-375)与YAP蛋白在糖尿血管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牛血清白蛋白(BSA)和AGEs(0、50、100和200 μg/ml)对HUVEC干预不同时间(24、48和72 h),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实验进一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FITC Annexin-V及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阳性率。采用RT-qPCR法检测miR-375和YAP mRNA的表达量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YA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结果显示,体外培养HUVEC 24 h, AGEs对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200 μg/ml BSA组0.1500±0.0040比AGEs组0.1560±0.0085,P=0.064],继续培养48 h后,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活力受到抑制(200 μg/ml BSA组0.2516±0.0143比AGEs组0.2150±0.010,P=0.033)。Edu结果显示, 200 μg/ml AGEs组中HUVEC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200 μg/ml BSA组(17.1025±0.4597)%比AGEs组(10.9387±0.6680)%,P=0.025],但凋亡结果显示,200 μg/ml AGEs对HUVEC凋亡无明显影响[200 μg/ml BSA组(8.1667±0.3055)%比AGEs组(8.2167±0.5507)%,P=0.609]。与BSA组比较,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GEs组中HUVEC的miR-375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32)以及YA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39)。结论AGEs抑制HUVEC的细胞增殖能力。AGEs还能上调HUVEC的miR-375和YAP表达水平。但两者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或者糖尿血管中的具体分子机制仍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增殖 凋亡 YAP 微RNA-375
  • 简介:摘要2型糖尿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大血管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在2型糖尿综合管理中至关重要。无创性大血管检查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大血管的解剖学和功能学,而且在疾病诊断、预后和危险分层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指导2型糖尿早期大血管无创性检查的合理选择和规范应用,本共识参考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在综合考虑各个检查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和可及性基础上,就2型糖尿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颅内动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等大血管早期无创检查进行建议。

  • 标签: 糖尿病,2型 早期大血管并发症 无创性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患者发生微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患者90例,根据是否伴发微血管分为病变组(n=40)和非病变组(n=50),另抽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0例为对照组,测量并对比3组的VEGF、Hcy等血清因子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变组与非病变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VEGF、Hcy、血肌酐(Scr)及血清抑胱素(Cys C)水平均有明显提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病变组对比,病变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也均相对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OR=3.284,95%CI:2.472~5.372)、VEGF(OR=1.392,95%CI:0.859~4.612)、Scr(OR=2.473,95%CI:1.033~6.458)、Cys C(OR=4.093,95%CI:2.194~5.674)均是导致2型糖尿微血管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VEGF及Hcy均是导致2型糖尿患者并发微血管的相关危险因素,需加以重视并应用到疾病诊疗中。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